农民行动单位视域中的小亲族——以鲁西南S村为表述对象的个案呈现与理论阐释

被引:20
作者
申端锋
机构
[1] 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
关键词
小亲族; 纠纷; 中国乡村社会; 村民; 村庄; 差序格局; 村干部; 家族势力; 乡土中国; 乡村治理; 村庄政治; 农民; 劳动者; 鲁西南; 对象;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422.6 [农民工作];
学科分类号
0302 ;
摘要
费孝通先生所提出的"差序格局"概念,已经成为中国乡村社会性质的经典表述,成为描述"乡土本色"的关键词。但是,随着中国乡村社会的转型,差序格局所表述的对象已经发生了改变,由此,对差序格局进行再解释,也就成为中国社会学界的一大关注点。学界所希望的理想结果在于,通过对差序格局的再解释,重新认识当下的中国乡村社会性质,并在此过程中,使之成为一个具有普世意义的概念。在这一努力过程中,差序格局的理性化、关系等视角,在对差序格局的重新理解上,取得了很大进展。然而,毋庸置疑,这些理解,未能在理解当下的中国乡村社会性质与力图使差序格局概念的"普世化"之间,形成一个有效的研究路径,远没有达到把握当下的中国乡村社会性质的目的,差序格局的内涵还可以进一步挖掘,从而使之成为具有足够强的解释力的普世性的概念。这三篇论文在领会差序格局概念的内涵基础上,结合对当下中国乡村社会的深度理解,从乡村治理的区域差异这个研究路径出发,对差序格局这一概念进行了重新理解。以行动单位的视角来理解当下的中国乡村社会的区域差异,不仅继承了差序格局所内含的中西社会结构比较的视野,而且,更进一步,从"乡土中国"时代的中西比较进入了现代化过程中的中国乡村社会的区域差异比较;行动单位的视角,不仅打破了对差序格局概念下的乡土中国的想像,而且,还在村庄研究的论域中,结合了村庄结构与村庄关系的分析;而对于鲁西南小亲族主导型村庄的个案素描,则是对行动单位这一分析框架的具体展示,并揭示出当下的中国乡村社会的复杂面相。
引用
收藏
页码:121 / 12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行动单位与农民行动逻辑的特征 [J].
贺雪峰 .
中州学刊, 2006, (05) :129-133
[2]   农村研究的区域转向:从社区到区域 [J].
申端锋 .
社会科学辑刊, 2006, (01) :5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