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患者中医证候调查

被引:19
作者
[1 ]
陈彪 [2 ]
机构
[1]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
[2]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老年病研究中心
关键词
帕金森病; 证候; 肝肾阴虚证; 脾肾阳虚证; 病因病机;
D O I
10.13288/j.11-2166/r.2009.08.013
中图分类号
R277.7 [中医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调查帕金森病(PD)患者中医证候分布规律。方法依据Hoehn-Yahr(H&Y)分级标准对125例PD患者进行分级评价,同时根据文献及专家经验研制PD症状定式调查问卷,并由中医师专人按照研究方案进行中医证候及体质问卷调查,将病例报告表汇总后,由研究者统一进行中医辨证,依据选定的标准进行证候诊断。结果125例PD患者中,单证96例(76.8%),复合证候29例(23.2%)。阳性主证依次为脾肾两虚证(22.4%)、肝肾阴虚证(18.4%)、脾肾阳虚证(16%)、气阴两虚证(15.2%)、痰热动风证(12.8%)、气虚血瘀证(4.8%)、阴阳两虚证(4.0%)、脾虚湿盛证(3.2%)、湿热内蕴证(1.6%)、肝郁脾虚证和肝火上炎证(0.8%)。H&Y 1.0~1.5级与H&Y 2.0~3.0级中证候分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PD早期以肝肾阴虚证为主,痰热、瘀血明显;中期脾肾两虚证为主,痰湿壅盛;晚期以气虚、阳虚为主,渐及阴阳两虚。
引用
收藏
页码:728 / 729+747 +747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帕金森病临床新技术.[M].陈生弟主编;.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
[2]   辨证方法新体系的建立 [J].
张志斌 ;
王永炎 .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5, (01) :1-3
[3]   后基因组时代中医证候组学研究的思考 [J].
王忠 ;
王阶 ;
王永炎 .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1, (08) :621-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