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1 条
黄土丘陵沟壑区微地形对土壤水分及生物量的影响
被引:32
作者:
邝高明
[1
]
朱清科
[1
]
刘中奇
[1
,2
]
赵荟
[1
,3
]
王晶
[1
]
机构:
[1]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内蒙古民族大学
[3] 国家林业局昆明勘察设计院
来源:
关键词:
黄土丘陵沟壑区;
微地形;
土壤水分;
生物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2.7 [土壤水分];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摘要:
黄土丘陵沟壑区坡面内地表的起伏形成微地形,而按照微地形进行植被配置已经成为黄土丘陵沟壑区生态恢复建设的重要方向。采用样方调查与随机采样的方法,调查陕西省吴起县合家沟流域微地形及坡面生物量,并用探针式TDR测定土壤含水量。结果表明,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各类微地形土壤水分的变异系数有减小的趋势,而0—60cm土层,陡坎的土壤水分变异系数最大,塌陷的最小;各微地形土壤水分顺序为:塌陷>缓台>切沟底>浅沟底>原状坡>陡坎;各类微地形及原状坡内生物量从大到小的排序为塌陷>切沟>浅沟>原状坡>缓台>陡坎,且微地形生物量与0—60cm土层土壤水分变异系数呈负相关性。
引用
收藏
页码:74 / 77
页数:4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