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岛北西部新构造特征及其演化研究

被引:10
作者
张军龙 [1 ]
田勤俭 [2 ]
李峰 [3 ]
高站武 [2 ]
苏刚 [2 ]
机构
[1]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
[3] 中国地震灾害防御中心
关键词
海南岛; 新构造; 阶地; 王五—文教断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15.2 [地震与地球构造];
学科分类号
070801 ;
摘要
利用DGPS系统测量海南岛西部阶地,绘制地质地貌综合剖面,将西部阶地分为海成阶地和河流阶地两种。其中海成地貌包括一条砂堤和四级阶地:砂堤宽2~10m,高程约10m,形成于5ka以来;海成一级阶地发育较好,阶地面高程21~22m,形成于晚更新世至全新世之间;海成二级阶地顶面高程约32m左右,形成于晚更新世晚期;海成三级阶地较为发育,阶地面高程40~42m,形成于121.8ka;海成四级阶地零星分布,阶地面高程约57m,形成于中更新世晚期。河流阶地也可分出四级:一级阶地高程约20m,局部发育,形成于11.4ka;二级阶地高程约34m,形成于47.2ka;三级阶地高约50m,其基座顶面标高约41m,形成于晚更新世早期;四级阶地高程约71m,基座面标高约60m,形成于中更新世晚期。这些阶地中均以二级最为发育。晚更新世以来全区处于整体加速抬升的状态。依据阶地面的综合剖面特征,认为王五-文教断裂晚更新世以来的活动性较弱。
引用
收藏
页码:85 / 94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差分GPS方法在城市活断层探测中的应用探讨 [J].
张军龙 ;
田勤俭 ;
李智敏 ;
任治坤 ;
郝凯 .
地震, 2007, (03) :74-82
[2]   GPS相位平滑伪距差分定位技术的试验研究 [J].
杨永平 ;
兰孝奇 ;
夏开旺 .
工程勘察, 2006, (02) :52-56+45
[3]   根据周围山地第四纪地貌特征估计渤海第四纪构造活动幕的发生时间 [J].
徐杰 ;
马宗晋 ;
陈国光 ;
龚再升 ;
邓起东 ;
高祥林 ;
张功成 ;
蔡东升 ;
张进 ;
赵俊猛 .
第四纪研究, 2005, (06) :38-48
[4]   华南块体的现今构造运动与内部形变 [J].
张静华 ;
李延兴 ;
郭良迁 ;
张中伏 .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2005, (03) :57-62
[5]   GPS测量系统动态定位精度验收方法研究 [J].
刘勇 ;
宋志刚 .
全球定位系统, 2005, (02) :36-40
[6]   GPS后处理动态法 [J].
谢世杰 .
地矿测绘, 2004, (04) :45-45
[7]   差分GPS定位精度研究 [J].
王晓湘 .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1999, (04) :25-29
[8]   论差分GPS(DGPS)方法 [J].
周满贵 .
地矿测绘, 1999, (03) :15-17
[9]   第四纪测年的进展与问题 [J].
陈铁梅 .
第四纪研究, 1995, (02) :182-191
[10]  
GPS卫星测量原理与应用[M]. 测绘出版社 , 周忠谟等编著, 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