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6 条
塔里木河下游胡杨树干液流特征研究
被引:25
作者:

周孝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绿洲生态与荒漠环境重点实验室

陈亚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绿洲生态与荒漠环境重点实验室

李卫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绿洲生态与荒漠环境重点实验室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郝兴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绿洲生态与荒漠环境重点实验室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绿洲生态与荒漠环境重点实验室
来源:
关键词:
胡杨;
树干液流;
塔里木河下游;
热脉冲技术;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92.11 [杨];
学科分类号:
0829 ;
0907 ;
摘要:
以2005年5月至9月胡杨(Populus euphratica)树干液流及相关环境因子的实测数据,对塔里木河下游胡杨树干液流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胡杨树干液流的日变化表现为昼夜区别明显,7:30左右,液流开始启动,然后迅速上升,在10:30左右达到峰值,并在小幅度波动中维持到下午20:00左右。夜间,胡杨树干液流较弱。对不同月份典型天胡杨树干液流的实验分析表明,胡杨在5月初液流比较弱,5月中下旬液流逐渐增强,6月增强到较高的水平。7—9月胡杨液流都很强劲,其中9月典型天的液流最为强劲,胡杨树干液流季节变化与胡杨物候密切相关。分析胡杨树干液流与环境因子关系结果显示,胡杨树干液流和气象因子的关系密切,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胡杨液流流量和气象因子的相关性大小依次为光合有效辐射(PAR)>相对湿度(H)>气温(Ta)>风速(S)。
引用
收藏
页码:673 / 67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热技术方法测算树木茎流的发展及应用
[J].
岳广阳
;
张铜会
;
刘新平
;
移小勇
.
林业科学,
2006, (08)
:102-108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移小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2]
荒漠河岸林胡杨和柽柳群落小气候特征研究
[J].
司建华
;
冯起
;
张小由
;
苏永红
;
吉喜斌
.
中国沙漠,
2005, (05)
:668-674

司建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甘肃兰州,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甘肃兰州,甘肃兰州,甘肃兰州,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甘肃兰州,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

冯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甘肃兰州,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甘肃兰州,甘肃兰州,甘肃兰州,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甘肃兰州,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

张小由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甘肃兰州,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甘肃兰州,甘肃兰州,甘肃兰州,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甘肃兰州,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

苏永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甘肃兰州,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甘肃兰州,甘肃兰州,甘肃兰州,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甘肃兰州,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

吉喜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甘肃兰州,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甘肃兰州,甘肃兰州,甘肃兰州,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甘肃兰州,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
[3]
极端干旱区胡杨水势及影响因子研究
[J].
司建华
;
冯起
;
张小由
.
中国沙漠,
2005, (04)
:505-510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冯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甘肃兰州,甘肃兰州,甘肃兰州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4]
应用热脉冲技术对胡杨树干液流变化规律的研究
[J].
白云岗
;
宋郁东
;
周宏飞
;
柴仲平
.
干旱区地理,
2005, (03)
:373-376

白云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新疆水土保持科技推广中心新疆乌鲁木齐,新疆乌鲁木齐,新疆乌鲁木齐,新疆乌鲁木齐

宋郁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新疆水土保持科技推广中心新疆乌鲁木齐,新疆乌鲁木齐,新疆乌鲁木齐,新疆乌鲁木齐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5]
热脉冲技术在确定胡杨幼树干液流中的应用
[J].
司建华
;
冯起
;
张小由
.
冰川冻土,
2004, (04)
:503-508

司建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冯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张小由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6]
胡杨树干液流的时空变异性研究
[J].
张小由
;
龚家栋
;
周茅先
;
司建华
.
中国沙漠,
2004, (04)
:111-114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龚家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甘肃兰州 ,甘肃兰州 ,甘肃兰州 ,甘肃兰州

周茅先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甘肃兰州 ,甘肃兰州 ,甘肃兰州 ,甘肃兰州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7]
塔里木河下游生态输水对沙漠化逆转的影响
[J].
徐海量
;
陈亚宁
;
雷加强
.
中国沙漠,
2004, (02)
:61-64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8]
应用热脉冲技术对胡杨和柽柳树干液流的研究
[J].
张小由
;
龚家栋
;
周茂先
;
司建华
.
冰川冻土,
2003, (05)
:585-590

张小由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龚家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周茂先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司建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9]
塔里木河流域主要生态问题与对策建议
[J].
陈亚宁
;
张小雷
;
崔旺诚
.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03, (03)
:191-195

陈亚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乌鲁木齐,乌鲁木齐,乌鲁木齐

张小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乌鲁木齐,乌鲁木齐,乌鲁木齐

崔旺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乌鲁木齐,乌鲁木齐,乌鲁木齐
[10]
塔里木河下游胡杨脯氨酸累积对地下水位变化的响应
[J].
陈亚宁
;
陈亚鹏
;
李卫红
;
张宏锋
.
科学通报,
2003, (09)
:958-961

陈亚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陈亚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李卫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张宏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