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6 条
2011年广东省深圳市手足口病的病原学监测
被引:26
作者:
杨洪
何雅青
张泽娜
冼慧霞
罗敏
张海龙
姚相杰
机构:
[1] 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重大传染病监控实验室
来源:
关键词:
手足口病;
肠道病毒;
病原学;
序列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25.1 [小儿传染病];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了解2011年广东省深圳市手足口病的病原构成情况,为科学防治手足口病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对2011年哨点医院上送的临床诊断为手足口病病例的粪便标本,先用荧光RT-PCR进行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71)、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 A16)以及肠道病毒核酸检测,再对肠道病毒核酸检测为阳性的标本进一步用巢式RT-PCR(RT-Nested PCR)的方法扩增片段,PCR产物测序后,通过Blast软件进行分型。结果 409例病例中,5岁以下占93.64%,主要集中在1~2岁年龄组;5-9月为发病高峰期,11月出现一个小高峰。EV71阳性142例,构成比为43.83%;Cox A16阳性53例,构成比为16.36%;非EV71、非Cox A16的其他肠道病毒阳性129例,构成比为39.81%;129例其他肠道病毒阳性标本中,95例的序列测定结果 Cox A6有69例,构成比为72.63%;Cox A10有12例,构成比12.63%;Cox A12、Cox A9、Cox A2、Cox A4、Cox B2、Cox B4、ECHO2、ECHO14和ECHO18各有少部分病例。结论 2011年深圳市手足口病最主要病原为EV71,Cox A6次之,Cox A16位居第3位,应加强对手足口病的病原学监测。
引用
收藏
页码:189 / 192
页数:4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