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都市区空间演化轨迹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19
作者
陈丙欣
叶裕民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城市规划与管理系
关键词
京津冀; 都市区; 演化轨迹; 影响因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99.27 [地方城市经济];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论文在对都市区中心市划分标准进行界定的基础上,运用2000年和2005年分省统计数据,以县域为数据分析单元,借助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建立数字地图,发现2000年-2005年间京津冀都市区的数目增多,人口和经济聚集程度加强,且都市区之间表现出连接的趋势,京津大都市连绵区已经成型。但同时也存在着都市区空间分布不均衡,整体优势不显著的问题。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工业和服务业发展水平、农业劳动生产率、人均耕地面积、城镇化水平等是影响京津冀都市区发育的主要因素。
引用
收藏
页码:21 / 27+35 +35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大都市区:中国城市化的新阶段 [J].
谢守红 .
当代财经, 2005, (05) :90-93
[2]   美国和加拿大都市区的划分及我国的借鉴 [J].
黄璜 ;
叶裕民 .
现代城市研究, 2004, (12) :40-50
[3]   中国都市区及都市连绵区划分探讨 [J].
王珏 ;
叶涛 .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4, (03) :13-16+21
[4]   都市区范围界定方法探讨——以杭州市为例 [J].
姜世国 .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 2004, (01) :67-72
[5]   温州大都市区形成机制及其空间结构研究 [J].
徐海贤 ;
顾朝林 .
人文地理, 2002, (02) :18-22
[6]   辽宁都市区和都市连绵区的现状与发展研究 [J].
赵永革 ;
周一星 .
地理学与国土研究, 1997, (01) :37-44
[7]   我国农村非农化发展机制的比较研究──以辽宁和江苏两省的定量分析为例 [J].
赵永革 .
城市规划汇刊, 1996, (06) :45-49+65
[8]   大都市区的形成机制及其定界——以北京为例 [J].
孙胤社 .
地理学报, 1992, (06) :552-560
[9]  
中国沿海城镇密集地区空间集聚与扩散研究[M]. 科学出版社 , 胡序威等编著, 2000
[10]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城市发展[M]. 商务印书馆 , 顾朝林等著,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