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茶小绿叶蝉抗药性的地区差异

被引:67
作者
庄家祥 [1 ]
傅建炜 [2 ]
苏庆泉 [3 ]
李建宇 [2 ]
占志雄 [2 ]
机构
[1] 福建省农业厅植保植检站
[2]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3] 福建农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关键词
茶小绿叶蝉; 药剂敏感性; 地区差异;
D O I
10.13305/j.cnki.jts.2009.02.009
中图分类号
S435.711 [茶病虫害];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采用浸梢法测定茶小绿叶蝉对8种杀虫剂的相对敏感基线,福建省不同地区茶小绿叶蝉对5种杀虫剂的药剂敏感性水平。结果表明,联苯菊酯、溴虫腈、三氟氯氰菊酯、吡虫啉、高效氯氰菊酯、啶虫脒、噻嗪酮、杀螟丹等药剂对小绿叶蝉均有较高的毒力,不同地区小绿叶蝉对药剂的抗性水平不同。福安茶场的小绿叶蝉种群对联苯菊酯、啶虫脒已经产生了高抗水平,抗性倍数分别达44.1和97.4倍,对吡虫啉达中抗水平,抗性倍数为11.8倍;北峰茶场的小绿叶蝉种群对杀螟丹的抗性水平为中抗,抗性倍数为16.4倍;武夷山茶场的小绿叶蝉种群对啶虫脒已经产生了高抗水平,抗性倍数为52.3倍。不同茶场的小绿叶蝉种群对溴虫腈表现敏感。
引用
收藏
页码:154 / 15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假眼小绿叶蝉(Empoasca vitis Gothe)在不同品种茶树上的取食行为 [J].
苗进 ;
韩宝瑜 .
生态学报, 2007, (10) :3973-3982
[2]   五种杀虫剂对圆果大赤螨毒力及其对假眼小绿叶蝉捕食作用的影响 [J].
曾兆华 ;
周喆 ;
魏智娟 ;
陈少波 ;
尤民生 .
茶叶科学, 2007, (02) :147-152
[3]   七省茶园假眼小绿叶蝉的RAPD分析及其亲缘关系探讨 [J].
付建玉 ;
韩宝瑜 .
浙江农业学报, 2007, (01) :11-14
[4]   “除尽”防治茶树假眼小绿叶蝉药效试验 [J].
李月珍 ;
王美珍 ;
李旭云 .
福建茶叶, 2006, (03) :25-25
[5]   天王星等农药对茶假眼小绿叶蝉的防效报告 [J].
张世平 ;
张宇兰 .
茶叶科学技术, 2006, (02) :19+18-19
[6]   啶虫脒防治茶园害虫药效试验 [J].
彭萍 ;
徐泽 ;
侯渝嘉 ;
邓敏 .
中国茶叶, 2006, (02) :24-25
[7]   假眼小绿叶蝉防治指标的研究 [J].
徐金汉 ;
王念武 ;
张灵玲 ;
关雄 .
茶叶科学, 2005, (02) :131-135
[8]   化学农药对茶园节肢动物多样性的影响 [J].
王国华 ;
梁远发 ;
田永辉 ;
王家伦 ;
周国兰 .
茶叶科学, 2004, (02) :99-104
[9]   不同茶园假眼小绿叶蝉抗药性比较 [J].
王念武 ;
徐金汉 ;
陈峥 ;
翁慧 ;
张灵玲 ;
关雄 .
福建农业大学学报, 2004, (02) :169-173
[10]   假眼小绿叶蝉防治研究进展 [J].
熊兴平 .
茶叶科学技术, 2003, (04)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