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水库蓄水以来长江中下游干流河床沉积物粒度变化的初步研究

被引:14
作者
徐晓君 [1 ,2 ]
杨世伦 [1 ]
张珍 [1 ]
机构
[1]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上海市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
关键词
沉积物; 粒度; 三峡水库; 长江;
D O I
10.13249/j.cnki.sgs.2010.01.010
中图分类号
TV14 [泥沙动力学、河流动力学];
学科分类号
081502 ;
摘要
于2008年在宜昌至徐六径之间的1600km干流河道进行30个横断面取样和分析,与前人于三峡水库蓄水前的取样分析资料进行对比。结果表明:①三峡水库蓄水以来坝下游约400km的干流河床(宜昌至城陵矶)沉积物出现全程粗化,越近大坝粗化越明显,这种沉积物粗化与水库蓄水后坝下游河床出现的强烈侵蚀密切相关;②蓄水前后城陵矶以下的1200km干流河床沉积物粒度的沿程趋势基本一致;③蓄水后河床沉积物仍保持沿程向下游变细且越近河口变化越缓慢的格局。
引用
收藏
页码:103 / 10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近45年来降水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潮河流域年径流量的影响 [J].
李子君 ;
李秀彬 .
地理科学, 2008, 28 (06) :809-813
[2]   洞庭湖区的泥沙淤积效应 [J].
李景保 ;
尹辉 ;
卢承志 ;
毛德华 ;
周和平 .
地理学报, 2008, (05) :487-496
[3]   长江口北槽深水航道工程对周边滩涂冲淤影响研究 [J].
杜景龙 ;
杨世伦 .
地理科学, 2007, (03) :390-394
[4]   三峡工程建库后对洞庭湖水位、泥沙和水质的影响分析 [J].
洪林 ;
董磊华 ;
李文哲 .
中国水利, 2007, (06) :13-14
[5]   长江三峡工程的泥沙问题 [J].
张仁 .
中国三峡建设, 2007, (01) :5-9
[6]   人类活动对苏北潮滩发育的影响 [J].
吴小根 ;
王爱军 .
地理科学, 2005, (05) :104-110
[7]   水坝工程建设与生态保护的利弊关系分析 [J].
马小凡 ;
郭晓泽 ;
王菊 ;
韩振宇 ;
于连生 .
地理科学, 2005, (05) :111-115
[8]   淮河中下游洪泽湖湖泊沉积物粒度特征及其沉积环境意义 [J].
何华春 ;
丁海燕 ;
张振克 ;
施晓冬 ;
李书恒 ;
毛龙江 .
地理科学, 2005, (05) :80-86
[9]   近50年来人类活动对博斯腾湖水位影响的量化研究 [J].
高华中 ;
姚亦锋 .
地理科学, 2005, (03) :3305-3309
[10]   海滨盐沼沉积物的特征 [J].
杨世伦 .
地理科学, 1987, (04) :374-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