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女子短跑运动员有氧-无氧能力特征及训练效应

被引:21
作者
姜文凯
秦学林
汤强
机构
[1] 江苏省体育科学研究所运动医学研究室
[2] 江苏省体育科学研究所运动医学研究室 江苏省南京市
[3] 江苏省南京市
关键词
跑; 身体耐力; 代谢;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87 [运动医学];
学科分类号
100216 ;
摘要
目的:通过女子短跑运动员1年训练中有氧-无氧能力的跟踪观察,为训练监控中的综合分析评定提供参考。方法:21名优秀女子短跑(100~400m)运动员和10名中跑(800~1500m)运动员参加预期性研究;分别在Max-1气体代谢分析仪上完成最大有氧能力试验;在Monark834E功率车上完成改进的Wingate无氧试验。根据年训练周期,共进行3次该组合试验并分析其间的关系。结果:在基本能力评定中,短跑组VO2max显著低于中跑组(平均为2.41和2.74L/min,P<0.05);最大无氧功(PeakPower,P-peak)和平均无氧功(AveragePower,P-ave)显著高于中跑组(分别为744.2和584.2W,P<0.01;517.7和427.8W,P<0.01)。在跟踪测试中,短跑组显示前半周期最大输出功率(MaximalOutputPower,Wmax)、最大通气量(MaximalVoluntaryVentilation,VEmax)和P-ave显著提高,后半周期VO2max,VEmax和最小无氧功(LowPower,P-low)明显下降,而起始无氧功(StartofLoading,P-sta)和P-peak显著提高。中跑组仅在后半周期VO2max显著提高;VO2max,Wmax和VEmax分别与P-low,P-ave呈正相关(r=0.47~0.70,P<0.05)。结论:速度耐力是短跑的关键素质,不仅与无氧代谢能力有直接关系,也离不开有氧供能基础.短跑成绩的提高,需重视最大速度和专项耐力的协调发展。对有氧-无氧能力的组合监测,有
引用
收藏
页码:4096 / 4097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Therelationshipbetweenrepeatedsprintabilityandtheaerobicandanaerobicenergysystems. WadleyG,LeRossignolP. JSciMedSport . 1998
[2]  
HowanaerobicistheWingateanaerobictestforhumans. BenekeR,PollmannC,BleifI,etal. European Journal of Applied Physiology .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