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大基础平台下的多特性模块教学改革与实践
被引:6
作者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迟毅林
[
1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董为民
[
2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刘泓滨
[
2
]
廖丕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昆明理工大学机械设计及自动化系
昆明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廖丕博
[
2
]
罗德扬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昆明理工大学机械设计及自动化系
昆明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罗德扬
[
2
]
机构
:
[1]
昆明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2]
昆明理工大学机械设计及自动化系
来源
: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
2006年
/ 01期
关键词
:
机械类;
人才培养;
大基础平台;
多特性模块;
教学改革;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G649.28 [学校概况];
学科分类号
:
040106 ;
摘要
:
面对新世纪社会发展对大机械类人才的需要,昆明理工大学自1996年起,以“厚基础、多特性模块”为前提,把机械电子工程、机械制造工艺及设备、机械设计及制造、热加工工艺及设备等四个窄口径专业整合为“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大专业。坚持“方向多样性、动态适应性、师生互动性、国际兼容性”设置多特性模块,遵循三个融合、两个加强、一个突出的原则,三次修订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进行课程体系及配套教材建设,构建了一整套新世纪大机械类人才培养模式。
引用
收藏
页码:30 / 32
页数:3
相关论文
未找到相关数据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