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04 条
放射性废水的膜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64
作者:
王建龙
[1
,2
]
刘海洋
[1
]
机构:
[1] 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环境技术研究室
[2] 先进反应堆工程与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清华大学
来源:
关键词:
放射性废水;
核废物;
膜分离;
膜技术;
废水处理;
D O I:
10.13671/j.hjkxxb.2013.10.010
中图分类号:
X703 [废水的处理与利用];
学科分类号:
083002 ;
摘要:
核燃料的生产、核电厂的运行、同位素的生产和使用等过程都会产生着大量的放射性废水,为了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这些废水必须经过安全、经济和有效的处理处置.放射性废水传统的处理方法主要包括过滤法、离子交换法、蒸发法或这几种工艺的组合.近年来,膜分离技术在放射性废水处理中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发达国家已有应用膜分离技术处理放射性废水的实例,而我国规模化应用的实例还很少见.本文首先介绍了放射性废水的来源及组成,分析了各种放射性废水处理方法的优势和不足,包括化学沉淀法、过滤法、离子交换法、蒸发浓缩法、吸附法、生物还原/吸附法和膜分离法等.在此基础上,重点介绍了各种膜分离技术,包括微滤、超滤、纳滤、反渗透、膜蒸馏等在放射性废水处理中研究与应用现状,对已有的文献资料进行了较系统全面的分析、归纳和总结,对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进行了比较,对膜技术在放射性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前景及问题进行了讨论.最后,简要介绍了放射性废水处理产生的浓缩产物的最终处理处置,对放射性废水处理技术未来的研究和发展方向给出了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2639 / 2656
页数:18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