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通量技术与网络药理学在中药活性成分筛选中的应用

被引:34
作者
刘庆山 [1 ]
张梓倩 [1 ]
方亮 [2 ]
江一帆 [3 ]
尹小英 [3 ]
机构
[1] 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传统医学研究院
[2] 苏州大学
[3] 江西中医学院药学院
关键词
中药; 活性成分筛选; 网络药理学; 高通量技术; 生物芯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85 [中药药理学];
学科分类号
1008 ;
摘要
目的:解决中药活性成分筛选的技术瓶颈。方法:根据实验室前期研究结果和相关文献,分析了有关通量研究技术,总结了课题组在网络药理学的指导下利用通量技术筛选中药活性成分。结果:快速制备、高通量筛选、高通量生物芯片技术以及组合药靶网络对于中药活性成分筛选、毒性成分排除、药物分子机制研究均有重要价值,是中药现代化及网络药理学研究的关键技术。结论:高通量技术与网络药理学相结合可提高中药活性成分筛选的效率。
引用
收藏
页码:134 / 137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现代制备色谱技术在少数民族医药快速研究体系中的应用 [J].
刘庆山 ;
张梓倩 ;
黄秀兰 ;
崔箭 ;
朱丹 ;
李志勇 .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18 (03) :73-77
[2]   高通量天然产物化学和毛细管核磁共振探头技术的应用 [J].
胡金锋 ;
Gary REldridge ;
余亦华 ;
Mark ONeilJohnson .
化学进展, 2008, (04) :429-440
[3]   高通量分离纯化技术在天然产物化学中的应用 [J].
黄麟 ;
张庆林 .
国外医学药学分册., 2006, (05) :354-357
[4]  
民族药物高通量筛选新技术[M].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 刘庆山, 2008
[5]  
高通量药物筛选[M]. 化学工业出版社 , 杜冠华主编, 2002
[6]  
制备色谱技术[M]. 科学出版社 , (瑞士)K.霍斯泰特曼(KurtHostettmann)著, 2000
[7]   Effective compounds group of Mongolian prescriptions BAIMAI-SAN protect against peripheral neuropathy in lower limbs of rats through neuro protective effect [J].
Liu, Qing-Shan ;
Pang, Zong-Ran ;
Liu, Rui ;
He, Guo-Rong ;
Cui, Jian ;
Yin, Xiao-ying .
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 2011, 135 (03) :786-791
[8]  
Functional activity of the novel Alzheimer’s amyloid β-peptide interacting domain (AβID) in the APP and BACE1 promoter sequences and implications in activating apoptotic genes and in amyloidogenesis[J] . Jason A. Bailey,Bryan Maloney,Yuan-Wen Ge,Debomoy K. Lahiri.Gene . 2011 (1)
[9]  
Therapeutic strategies for the treatment of stroke[J] . A. Richard Green,Ashfaq Shuaib.Drug Discovery Today . 2006 (15)
[10]  
Advances in Stroke Neuroprotection: Hyperoxia and Beyond[J] . Aneesh B. Singhal,Eng H. Lo,Turgay Dalkara,Michael A. Moskowitz.Neuroimaging Clinics of North America . 2005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