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的测算方法应用述评

被引:13
作者
李福柱
杨跃峰
机构
[1] 中国海洋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全要素生产率; 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 测算方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0201 ; 020105 ;
摘要
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增长率分别反映了经济增长效率的静态与动态水平,由于学界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源泉的认知仍然存在分歧,其中,在要素范畴的选择与度量指标上的不同,是影响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测算值差异的基本理论因素。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的测算方法总体上可以分为增长核算法和经济计量法两大类,在应用具体测算方法的实证研究中要充分考虑测算方法的约束条件、应用领域、研究目标和所测算经济体的经济增长模式,在此基础上,今后在核算资本存量水平时要分时期和地区测算出固定资本投资价格指数和资本折旧率,以便提高其测算结果的可靠性。
引用
收藏
页码:64 / 68+92 +9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基于分省份资本折旧率的再估计 [J].
张健华 ;
王鹏 .
管理世界, 2012, (10) :18-30+187
[2]   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研究评述 [J].
段文斌 ;
尹向飞 .
南开经济研究, 2009, (02) :130-140
[3]   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的再测算:1978~2007年 [J].
李宾 ;
曾志雄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9, 26 (03) :3-15
[4]   前沿分析方法在中国经济增长核算中的适用性 [J].
傅晓霞 ;
吴利学 .
世界经济, 2007, (07) :56-66
[5]   中国地区工业生产绩效:结构差异、制度冲击及动态表现 [J].
王争 ;
郑京海 ;
史晋川 .
经济研究, 2006, (11) :48-59+71
[6]   全要素生产率在中国地区差异中的贡献:兼与彭国华和李静等商榷 [J].
傅晓霞 ;
吴利学 .
世界经济, 2006, (09) :12-22+95
[7]   人力资本与区域全要素生产率分析 [J].
岳书敬 ;
刘朝明 .
经济研究, 2006, (04) :90-96+127
[8]   地区间生产效率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分解(1978—2003) [J].
王志刚 ;
龚六堂 ;
陈玉宇 .
中国社会科学, 2006, (02) :55-66+206
[9]   我国粮食生产的技术效率分析——基于随机前沿分析方法 [J].
亢霞 ;
刘秀梅 .
中国农村观察, 2005, (04) :25-32
[10]   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估算:1979—2004 [J].
郭庆旺 ;
贾俊雪 .
经济研究, 2005, (06) :5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