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性抑郁患者关联性负变的临床研究

被引:3
作者
李玲
郑健
刘勇
卢丽
机构
[1] 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神经内科
关键词
血管性抑郁; 关联性负变; 注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9.1 [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学科分类号
100205 ;
摘要
目的观察抑郁症各亚型患者事件相关电位关联性负变的特征,从神经电生理角度探讨血管性抑郁发生可能的病理生理机制。方法应用意大利EB-NEURO事件相关电位工作站,对19例血管性抑郁患者、13例非血管性抑郁患者和16名年龄匹配的正常对照检测关联性负变成分的潜伏期、波幅和面积。结果①与正常对照相比,血管性抑郁患者关联性负变波形欠规则。②血管性抑郁患者组的关联性负变潜伏期A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延长[(519.68±41·59)ms、(307·50±28·02)ms],命令信号前期待波(EW)平均波幅均较正常对照和非血管性抑郁患者组明显降低[(6·23±1·39)μV、(16·13±2·66)μV、(8·92±1·99)μV],EW面积也分别较后两组明显减少[(7592·06±628·58)、(20016·7±1005·37)、(10592·54±718·84)],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管性抑郁患者关联性负变异常的特征提示脑血管病变既影响情感调节通路,又影响了注意等认知神经环路。
引用
收藏
页码:100 / 102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血管性抑郁 [J].
黎佳思 ;
丁素菊 .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2007, (05) :319-320
[2]   抑郁症患者的事件相关电位研究进展 [J].
刘光亚 ;
谢光荣 .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2006, (01) :56-59
[3]   血管性抑郁 [J].
汤剑萍 ;
李焰生 .
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 2005, (09) :694-698
[4]   抑郁症患者关联性负变(CNV)实验研究 [J].
吕静 ;
王家同 ;
赵仑 ;
刘旭峰 ;
苏衡 ;
刘练红 ;
李婧 .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2005, (10) :941-943
[5]   伴随负变化检测方法与临床应用 [J].
沈卫星 ;
姜正林 .
交通医学, 1999, (01) :90-91
[6]  
认知事件相关脑电位教程[M]. 经济日报出版社 , 魏景汉,罗跃嘉主编, 2002
[7]  
“The Depression–Executive Dysfunction Syndrome of Late Life”: A Specific Target for D3 Agonists?[J] . George S. Alexopoulos.American Journal of Geriatric Psychiatry . 2001 (1)
[8]  
Contingent negative variation and per-sonality in depression. Hansenne M,Ansseau M. Neuropsychobiology JT .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