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尔寺典型模式研究报告——兼析藏传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被引:10
作者
普日哇 [1 ]
圈启章 [2 ]
完玛冷智 [3 ]
机构
[1] 青海省民委
[2] 青海省民委政策研究室
[3] 青海省民委古籍办
关键词
塔尔寺; 模式; 藏传佛教; 社会主义社会; 相适应;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B947 [佛教组织及寺院]; D635 [宗教工作];
学科分类号
010107 ; 0101 ;
摘要
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做好新时期新形势下宗教工作的根本任务和出发点。藏传佛教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群众基础,目前已具备了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政治基础、社会基础和客观基础,并成为其发展方向和主流。本文通过以青海的藏传佛教为背景,全面审视塔尔寺适应社会主义社会的历程、做法、经验以及人文资源与现实基础,从分析时代要求入手,透析了藏传佛教适应社会主义社会的途径和内容,并就政府引导藏传佛教适应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策略作了探讨。
引用
收藏
页码:203 / 211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主动适应社会 服务三大文明 [J].
完玛冷智 .
中国宗教, 2004, (11) :44-45
[2]   为什么要钻研“社会主义的宗教论” [J].
叶小文 .
中国宗教, 2003, (05) :11-15
[3]   社会主义的宗教论 [J].
秋石 .
求是, 2003, (09) :18-22
[4]   藏传佛教格鲁派的经院教育 [J].
完玛冷智 ;
马进虎 ;
文才 .
青海民族研究, 2002, (02) :76-82
[5]   社会主义与宗教的历史新篇 [J].
叶小文 .
中国宗教, 2002, (01) :12-19
[6]   关于在扎什伦布寺进行社会主义条件下寺庙管理试点的总结 [J].
班禅·确吉坚赞 .
中国藏学, 1988, (01) :1-6
[7]  
新时期宗教工作文献选编[M]. 宗教文化出版社 ,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综合研究组, 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