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湾盆地海域古近系—新近系地质结构和构造样式地震解释

被引:14
作者
刘春成 [1 ]
戴福贵 [2 ]
杨津 [2 ]
杨克绳 [3 ]
机构
[1] 中海石油研究中心
[2] 东方地球物理公司研究院
[3] 东方地球物理公司研究院地研中心
关键词
渤海海域; 古近系; 新近系; 地质结构; 构造样式; 复合构造样式; 复式油气聚集带; 断坳结构形成机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本文以地震信息为基础,应用多旋回先张后压中国含油气盆地构造演化史理论[1,2],系统阐述了渤海湾盆地海域古近系—新近系地质结构演化过程和形成机制。特别是应用高质量的勘探地震信息,将渤海湾盆地海域石油构造样式划分为透入、拆离、渗入式三大构造样式,13类亚构造样式。最后以复合构造样式和复式油气藏(田)的描述作为构造样式的结语。
引用
收藏
页码:1545 / 1558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塔里木盆地地震剖面地质解释及其构造演化 [J].
戴福贵 ;
杨克绳 ;
刘东燕 .
中国地质, 2009, 36 (04) :747-760
[2]   从地震信息看新生代郯庐断裂带的展布与活动 [J].
杨克绳 ;
胡平 ;
党晓春 .
地学前缘, 2009, 16 (04) :240-251
[3]   华北盆地地震剖面地质解释及其构造演化 [J].
戴福贵 ;
刘宝睿 ;
杨克绳 .
中国地质, 2008, (05) :820-840
[4]   渤海湾新生代盆地的两种构造系统及其成因解释 [J].
漆家福 .
中国地质, 2004, (01) :15-22
[5]   华北块体、胶辽朝块体与郯庐断裂 [J].
乔秀夫 ;
张安棣 .
中国地质, 2002, (04) :337-345
[6]   关于中国大陆动力学与造山带研究的几点思考 [J].
张国伟 ;
董云鹏 ;
姚安平 .
中国地质, 2002, (01) :7-13
[7]   应用地震信息解释透入、拆离、渗入断裂构造样式 [J].
杨克绳 .
断块油气田, 1999, (05) :1-8
[8]  
中国含油气盆地结构和构造样式地震解释[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杨克绳编著, 2006
[9]  
中国含油气盆地图集[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李国玉, 2002
[10]  
中国石油地质志[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沿海大陆架及毗邻海域油气区石油地质编写组编, 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