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逆温条件下超低空急流的间歇性特征

被引:6
作者
金维明
王学永
洪钟祥
赵德山
机构
[1] 空军气象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关键词
超低空急流; 夜间逆温; 低空逆温; 动量下传; 间歇性; 断续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逆温条件下的超低空急流在其出现过程中,强度及高度位置都有一个起伏变化。强度的变化周期约为2小时左右,即当超低空急流开始出现以后维持1—2小时,随即又减弱(有时甚至暂时消失),过了2一3个小时又加强(或重新出现),最后又消失。超低空急流出现的高度,也多有100米左右的起伏变化。
引用
收藏
页码:296 / 30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夜间低空急流的分析研究 [J].
李兴生 ;
叶卓佳 ;
刘林勤 ;
不详 .
大气科学 , 1981, (03) :310-317
[2]   南京164米高塔观测到的超低空急流 [J].
张世丰 .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79, (02) :138-144
[3]  
An observational study of the structure of the nocturnal boundary layer[J] . L. Mahrt,R. C. Heald,D. H. Lenschow,B. B. Stankov,IB Troen.Boundary-Layer Meteorology . 1979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