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河湾盆地基于粒度气候指标的轨道调谐时间标尺

被引:5
作者
韩志勇
李徐生
机构
[1] 南京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
关键词
泥河湾; 洞沟剖面; 粒度; 时间序列; 轨道调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32 [古气候学];
学科分类号
070903 ;
摘要
泥河湾盆地东部出露一套厚近百米的以湖相为主的地层.我们测量了洞沟剖面的粒度和磁化率.通过磁化率记录的对比,我们可以将前人确定的古地磁界线转移到我们的深度坐标上来,并建立了初步的时间标尺.样品中粒径在20~50μm之间的颗粒含量时间序列可以与ETP曲线对比,即低含量对应高ETP值.这样的对比意味着在北半球夏季太阳辐射量相对增加的时期,进入泥河湾盆地沉积物中的风尘物质减少了.这与已知的北方风尘的演化历史是吻合的,所以我们认为粒度(20~50μm)含量是泥河湾盆地沉积物中比较可靠的古气候变化的替代性指标.对于沉积速率相对高的时段,即>780ka的地层,我们尝试用轨道调谐的方法建立了高分辨率的时间标尺.新的粒度(20~50μm)含量时间序列滤波获得的20ka和41ka的周期成分与岁差及地轴倾斜度的理论值可以重合.这显示洞沟剖面的粒度(20~50μm)含量记录可以作为轨道调谐的气候曲线.
引用
收藏
页码:773 / 77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泥河湾湖相沉积层记录的古气候周期性 [J].
迟振卿 ;
闵隆瑞 ;
朱关祥 ;
李凯清 .
地学前缘, 2002, (01) :182-186
[2]   应用自然伽玛测井曲线反演2.85Ma B.P.来古气候变化 [J].
刘泽纯 ;
陈晔 ;
袁林旺 ;
周春林 ;
汪永进 ;
李建青 ;
杨平 ;
席萍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0, (06) :609-618
[3]   从井儿洼孔岩心看阳原盆地第四纪湖相层的划分 [J].
闵隆瑞 ;
迟振卿 ;
朱关祥 .
地质学报, 2000, (02) :108-115
[4]   泥河湾盆地沉积物磁化率及粒度参数对沉积环境的响应 [J].
杨晓强 ;
李华梅 .
沉积学报, 1999, (S1) :763-768
[5]  
北京邻区1.2Ma以来黄土沉积及其对东部沙漠扩张的指示[J]. 熊尚发,丁仲礼,刘东生.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1999(03)
[6]   中国黄土研究新进展 (三)时间标尺 [J].
丁仲礼 ;
余志伟 ;
刘东生 .
第四纪研究, 1991, (04) :336-348
[7]  
Glacial-interglacial changes in dust deposition on the Chinese Loess Plateau[J] . K.E. Kohfeld,S.P. Harrison.Quaternary Science Reviews . 2003 (18)
[8]  
Astronomical calibration of loess–paleosol deposits at Luochuan, central Chinese Loess Plateau[J] . Huayu Lu,Xiaodong Liu,Fuqing Zhang,Zhisheng An,John Dodson.Palaeogeography, Palaeoclimatology, Palaeoecology . 1999 (3)
[9]  
East Asia winter monsoon variations on a millennial time‐scale before the last glacial–interglacial cycle[J] . Huayu Lu,Ko Van Huissteden,Zhisheng An,Govert Nugteren,Jef Vandenberghe.J. Quaternary Sci. . 1999 (2)
[10]   Quantifying nonlinearity and geometry in time series of climate [J].
King, T .
QUATERNARY SCIENCE REVIEWS, 1996, 15 (04) :247-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