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西昆仑山构造特征与演化
被引:198
作者
:
潘裕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潘裕生
机构
:
[1]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来源
:
地质科学
|
1990年
/ 03期
关键词
:
构造带;
岛弧;
被动大陆边缘;
构造变形;
构造演化;
昆仑山;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西昆仑山位于青藏高原西北缘,新疆的南部。该区存在两条不同时期的重要构造带,即麻扎—康西瓦—木孜塔格和库地—苏巴什构造带。昆仑山被这两条构造带分成了三部分:北带、中带和南带。南带从构造意义讲已不属昆仑山区范围,中带是两期岛弧的叠加,北带是在被动大陆边缘基础上叠加了岛弧到弧后的发展产物。因此,昆仑山区是一个复合地体,经历了多期变形与岩浆活动,沉积类型也较多。
引用
收藏
页码:224 / 232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喀喇昆仑—西昆仑地区基性—超基性岩初步考察
邓万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邓万明
[J].
自然资源学报,
1989,
(03)
: 204
-
211
[2]
新疆库地西北一些克沟深海蛇绿质沉积岩岩石学特征及沉积环境
王东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王东安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陈瑞君
[J].
自然资源学报,
1989,
(03)
: 212
-
221
[3]
三十里营房地区花岗岩类Rb-Sr等时年龄研究
张玉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张玉泉
谢应雯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谢应雯
[J].
自然资源学报,
1989,
(03)
: 222
-
227
[4]
横断山区地质构造分区
潘裕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潘裕生
[J].
山地研究,
1989,
(01)
: 3
-
12+75
[5]
试论西藏地质幧造分区问题
王鸿祯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王鸿祯
[J].
地球科学,
1983,
(01)
: 1
-
8
[6]
祁连山古蛇绿岩带的地质构造意义
肖序常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肖序常
陈国铭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陈国铭
朱志直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朱志直
[J].
地质学报,
1978,
(04)
: 281
-
295+338
[7]
我国西部祁连山区的古海洋地壳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王荃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甘肃省第二区测队
王荃
刘雪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甘肃省第二区测队
刘雪亚
[J].
地质科学,
1976,
(01)
: 42
-
55
[8]
中国西藏南部珠穆朗玛峰地区地质构造特征以及青藏高原东西向诸山系形成的探讨
常承法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常承法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郑锡澜
[J].
中国科学,
1973,
(02)
: 190
-
201
[9]
中国及邻区海陆大地构造[M]. 科学出版社 , 张义佑 著, 1986
[10]
青藏高原地质构造[M]. 科学出版社 ,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 编, 1982
←
1
→
共 10 条
[1]
喀喇昆仑—西昆仑地区基性—超基性岩初步考察
邓万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邓万明
[J].
自然资源学报,
1989,
(03)
: 204
-
211
[2]
新疆库地西北一些克沟深海蛇绿质沉积岩岩石学特征及沉积环境
王东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王东安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陈瑞君
[J].
自然资源学报,
1989,
(03)
: 212
-
221
[3]
三十里营房地区花岗岩类Rb-Sr等时年龄研究
张玉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张玉泉
谢应雯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谢应雯
[J].
自然资源学报,
1989,
(03)
: 222
-
227
[4]
横断山区地质构造分区
潘裕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潘裕生
[J].
山地研究,
1989,
(01)
: 3
-
12+75
[5]
试论西藏地质幧造分区问题
王鸿祯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王鸿祯
[J].
地球科学,
1983,
(01)
: 1
-
8
[6]
祁连山古蛇绿岩带的地质构造意义
肖序常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肖序常
陈国铭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陈国铭
朱志直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朱志直
[J].
地质学报,
1978,
(04)
: 281
-
295+338
[7]
我国西部祁连山区的古海洋地壳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王荃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甘肃省第二区测队
王荃
刘雪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甘肃省第二区测队
刘雪亚
[J].
地质科学,
1976,
(01)
: 42
-
55
[8]
中国西藏南部珠穆朗玛峰地区地质构造特征以及青藏高原东西向诸山系形成的探讨
常承法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常承法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郑锡澜
[J].
中国科学,
1973,
(02)
: 190
-
201
[9]
中国及邻区海陆大地构造[M]. 科学出版社 , 张义佑 著, 1986
[10]
青藏高原地质构造[M]. 科学出版社 ,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 编, 1982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