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的波兰危机与中波关系——来自中国的档案文献和内部报道

被引:7
作者
沈志华 [1 ]
李丹慧 [2 ]
机构
[1] 华东师范大学冷战史研究中心
[2]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
关键词
1956年; 波兰危机; 中波关系; 苏共;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822.3 [与各国政府的关系];
学科分类号
030207 ;
摘要
1956年对于波兰和中国乃至整个社会主义阵营来说都是激烈动荡的年代,也是中波关系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阶段。这一年,波兰发生了波兹南事件和十月危机,其结果导致国内政治动荡及与苏联关系处于紧张状态。在此政治局势急剧变动的时期,中国的立场和态度如何,中共在波兰和社会主义阵营的政治变动中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和影响,一直是历史研究者希望了解的,而国际学术界以往的研究则十分欠缺。本文作者基于详实的档案史料对所述问题作出了深入的分析。
引用
收藏
页码:45 / 58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2]  
苏共二十大、非斯大林化及其对中苏关系的影响——根据俄国最近披露的档案文献[J]. 沈志华.国际冷战史研究. 2004(00)
[3]   1956年“波兰事件”和中国的政策 [J].
骆亦粟 .
外交学院学报, 1997, (03) :38-45
[4]   波匈事件与刘少奇访苏 [J].
师哲 ;
李海文 .
百年潮, 1997, (02) :11-17
[5]  
毛泽东传[M]. 中央文献出版社 ,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编, 2003
[6]  
苏联历史档案选编[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沈志华总主编, 2002
[7]  
东欧共产主义的兴衰[M]. 中央编译出版社 , (英)本·福凯斯(BenFowkes)著, 1998
[8]  
波兰战后的三次危机[M]. 世界知识出版社 , 刘祖熙,刘邦义著, 1992
[9]  
哥穆尔卡的改革探索[M]. 世界知识出版社 , (波)普塔辛斯基(Ptasinski,Jan)著, 1992
[10]  
毛泽东选集[M]. 人民出版社 , 毛泽东 著, 1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