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7 条
藏南古错地区上侏罗统上部和下白垩统沉积相
被引:7
作者:
胡修棉
[1
]
王成善
[2
]
李祥辉
[3
]
陈蕾
[1
]
机构:
[1]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
[2]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青藏高原地质研究中心
[3] 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院
来源:
关键词:
西藏;
古错;
沉积相;
上侏罗统;
下白垩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34.52 [侏罗纪(系)];
学科分类号:
070903 ;
摘要:
基于野外剖面和室内沉积学研究,对古错地区侏罗纪末期—早白垩世地层进行详细描述和修订,识别出6种主要岩相类型红褐色(风化色)石英砾岩,灰色—黄绿色岩屑砾岩,灰白色石英砂岩,灰色—黄绿色岩屑砂岩,灰色—黄绿色长石岩屑砂岩,灰色、深灰色、黑色页岩。发现粒序层理、水平层理、平行层理、板状交错层理、丘状交错层理等层理构造、波痕和槽模层面构造、重荷模和砂岩岩墙变形构造以及侵蚀面构造、叠瓦状构造、硬底、结核等沉积构造和生物遗迹。识别出三角洲(包括三角洲前缘亚相和前三角洲亚相)和陆棚(包括受风暴影响的陆棚相亚相和深水陆棚相亚相)两类沉积相,其中三角洲前缘亚相进一步划分为水下分流河道、分流河口砂坝和远砂坝等微相。建立了侏罗纪末期—早白垩世沉积相序及其演化,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沉积环境变化。
引用
收藏
页码:175 / 186
页数:12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