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Pb、Zn和Cd对东海原甲藻的生态毒性效应

被引:22
作者
王长友
王修林
孙百晔
苏荣国
机构
[1] 中国海洋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关键词
重金属; 生态毒性效应; 模型; 东海原甲藻; 东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173 [环境植物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采用现场调查、现场培养实验和模型分析的方法,研究长江口及邻近海域重金属Cu、Pb、Zn、Cd对东海原甲藻的生态毒性效应.结果表明,东海原甲藻在重金属浓度较低时处于非检测毒性生长状态,在重金属浓度较高时处于毒性生长状态,毒性效应随重金属浓度的升高而增大,重金属离子与生物活性离子的竞争吸附是造成2种不同生长状态的原因.建立非检测毒性效应模型,获得Cu、Pb、Zn、Cd对东海原甲藻的非检测毒性浓度(NDEC)分别为4.1,45.2,131.7,138.9μg/L.2003年5月调查海区溶解态Cu、Pb、Zn、Cd浓度范围分别为1.0~5.8,0.10~0.57,3.8~7.5,0.01~0.05μg/L,Cu浓度超过其NDEC的面积达49%,估计造成东海原甲藻生物量降低5%,浓度最高的海区降低24%,Pb、Zn、Cd等对东海原甲藻的NDEC高于调查海区的浓度,不会对其生长造成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264 / 26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营养盐对海洋浮游植物生长的影响——数学模型研究 [J].
王修林 ;
张蕾 ;
韩秀荣 ;
祝陈坚 ;
葛明 .
海洋科学进展, 2002, (03) :96-101
[2]   南海表层水中的溶解态Cu,Pb,Zn,Cd [J].
霍文冕 ;
暨卫东 ;
许昆灿 .
海洋学报(中文版), 2002, (04) :44-50
[3]   铜、锌和锰抑制月形藻生长的毒性效应 [J].
阎海 ;
潘纲 ;
霍润兰 .
环境科学学报, 2001, (03) :328-332
[4]   四种重金属对海洋钙质角毛藻的毒性 [J].
许章程 .
台湾海峡, 1999, (03) :303-308
[5]   Cu2+Zn2+和Cd2+对5种单细胞藻类生长的影响 [J].
苏秀榕 ;
李太武 .
水产科学, 1999, (01) :3-5
[6]   中国海洋生态毒理学的研究进展 [J].
周名江 ;
颜天 .
环境科学研究, 1997, (03) :6-11
[7]  
生物学中常用数学方法[M]. 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 , 李淑霞编, 1991
[8]  
Sorption of lead, copper, cadmium, zinc, and nickel by marine algal biomass: characterization of biosorptive capacity and investigation of mechanisms[J] . Ping Xin Sheng,Yen-Peng Ting,J.Paul Chen,Liang Hong.Journal of Colloid And Interface Science . 2004 (1)
[9]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regulatory ecotoxicity tests[J] . P. Isnard,P. Flammarion,G. Roman,M. Babut,Ph. Bastien,S. Bintein,L. Esserméant,J.F. Férard,S. Gallotti-Schmitt,E. Saouter,M. Saroli,H. Thiébaud,R. Tomassone,E. Vindimian.Chemosphere . 2001 (4)
[10]   No-effect concentrations in algal growth inhibition tests [J].
Kooijman, SALM ;
Hanstveit, AO ;
Nyholm, N .
WATER RESEARCH, 1996, 30 (07) :1625-1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