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数字化生存”到“符号的栖居”——论数字人文学的符号学界面

被引:16
作者
胡易容 [1 ]
张克 [2 ]
机构
[1]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符号学—传媒学研究所
[2]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关键词
数字人文学; 符号学; 科技革命; 新媒体; 交叉学科;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H0 [语言学];
学科分类号
030303 ; 0501 ; 050102 ;
摘要
数字人文学发端于图书等文献资料数字化存储,近年来迅速发展成为数字技术与人文科学的交叉研究领域。该领域是人类文化的数字媒介镜像的呈现和科学技术对文化形态的反向影响。经过硬件材料的数字化和软件数字化两个阶段后,数字人文学目前正在从技术手段问题向数字人文学的交互命题转化。其中"数字化"传播的"意义"问题构成该领域与当代符号学的可能交界面。基于命题的范畴及交界面的涉及领域来判断,"数字人文符号学"与"生物符号学""认知符号学"共同构成当代符号学与自然科学前沿发展交叉的新锋面。
引用
收藏
页码:31 / 3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 [1] 关于认知符号学的思考:人文还是科学?.[J].赵毅衡;.符号与传媒.2015, 02
  • [2] 人文学科;数字化.[J].凯瑟琳·菲茨帕特里克;朱艳;.文化研究.2014, 02
  • [3] 人文计算的历史.[J].苏珊·霍基;葛剑钢;.文化研究.2014, 02
  • [4] 数字人文及其不朽.[J].斯坦利·费什;王斌;.文化研究.2014, 02
  • [5] 消费数码:一种写作和传诵.[J].徐亚力;.符号与传媒.2010, 01
  • [6] “当新媒体是个大事儿”:互联网与流行音乐语言的再思考.[J].詹尼·西比拉;陆正兰;.符号与传媒.2010, 01
  • [7]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辞典.[M].金炳华主编;.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
  • [8] 中华文化辞典.[M].冯天瑜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
  • [9] 中华美学大词典.[M].林同华主编;.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
  • [10] 柏拉图文艺对话集.[M].(古希腊)柏拉图著;朱光潜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