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浪条件下海滩滩角地形变化研究

被引:6
作者
李志强 [1 ]
陈子燊 [2 ]
机构
[1] 广东海洋大学海洋工程系
[2] 中山大学水资源与环境系
关键词
滩角; 地形动力; 经验正交函数(EOF); 海滩过程; 碎波相似参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737 [海洋地貌学];
学科分类号
0707 ;
摘要
通过对滩角地形的详细观测,研究了滩角在常浪条件下的调整和变动过程。通过对地形动力要素和滩角地形变化过程的详细分析,认为Masselink等提出的碎波相似参数ξ和用ε(S/λ)2建立的滩角地形模式,能较好地反映常浪条件下滩角的调整变动过程。通过对比,初步认为二者之间有较强的相关性。滩角凸部和凹部的蚀积速率差异,可以引起滩角的消亡或发育。利用EOF分析方法能把滩角的主要变化过程分离出来:滩角在常浪条件下的变动主要含有沙坝运动过程、冲流变化过程和波浪变化过程等3个过程,占数据方差的99%以上;凸部的顶点是凸部形态变化的一个转折点,凹部的形态变化表现出一种线性特征。
引用
收藏
页码:60 / 67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一种简易海滩测量方法[J]. 李志强,李志龙,冯砚青,陈子燊.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S1)
[2]  
海滩过程与沉积作用[M]. 海洋出版社[美]P·D·柯马尔, 1985
[3]  
Beach cusp formation and spacings at Duck, USA[J] . K. Todd Holland.Continental Shelf Research . 1998 (10)
[4]  
Seasonal patterns of onshore/offshore sediment movement .2 Aubrey D G.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 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