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歧杆菌对失血后肠源性感染的预防作用

被引:3
作者
石汉平
秦路平
缪明永
杨林
高瀚
华积德
徐仁宝
机构
[1] 广州南方医院普外科,第二军医大学药学院生药教研室,第二军医大学生化教研室,上海长征医院普外科,上海长海医院普外科,第二军医大学病理生理教研室
关键词
双歧杆菌; 失血; 肠源性感染;
D O I
10.13381/j.cnki.cjm.1996.04.001
中图分类号
R630.1 [];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10 ;
摘要
本文观察双歧杆菌对失血后肠源性感染的预防作用,将大鼠分为假处理、失血、双歧杆菌+失血,新霉素+失血4组。后两组实验前分别灌注双歧杆菌或新霉素,假处理动物麻醉插管不放血,后3组动物放血2o%,6h后每组10只动物活杀取样。发现:失血组大鼠10h存活率降低,血浆ET、IL—1升高,细菌培养阳性标本增多,小肠杆/球菌比值增大,与假处理组相比差异显著。双歧杆菌治疗组大鼠时间存活率增加,血浆ET、IL—1无明显升高,细菌培养阳性标本减少,杆/球菌比例正常,与失血组相比差异显著。新霉素治疗组上述各项指标与失血组相比无显著改善。提示双歧杆菌能有效地预防失血后肠源性感染。
引用
收藏
页码:1 / 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大鼠血浆L-1生物活性检测 [J].
石汉平,方明,徐仁宝 .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1995, (01) :59-59
[2]   回春生治疗肝硬化双盲法临床疗效观察 [J].
李春梅 ;
单路娟 ;
蒋塞青 ;
付晓丽 ;
孔庆友 ;
康白 .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1991, (03) :28-3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