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足迹的港口型城镇土地生态安全研究——以宁波市镇海区为例

被引:12
作者
吕添贵
吴次芳
李冠
张舟
机构
[1]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港口型城镇; 土地生态安全; 生态足迹; 影响因素; 镇海区;
D O I
10.13961/j.cnki.stbctb.2014.06.051
中图分类号
X22 [环境与发展]; F301 [土地经济学];
学科分类号
083001 ; 082802 ; 1204 ; 120405 ;
摘要
以宁波市镇海区为研究对象,利用生态足迹分析理论与方法,对镇海区1997—2011年的土地生态安全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镇海区人均生态足迹从1997年的6.417 8hm2增加到2011年的7.737 4hm2,而同期的人均生态承载力则由0.337 0hm2小幅增加到0.362 4hm2。人均生态赤字由6.080 8hm2增加到7.713 0hm2,生态压力指数由19.04上升为20.79。研究期内镇海区的人均生态足迹高于人均生态承载力,出现了巨大的生态赤字,港口地区土地生态系统处于很不安全状态。城镇化发展、重化工产业布局和居民消费结构调整是影响镇海区土地生态安全的重要因素,同时由于国际贸易存在使得港口型城镇土地生态状况存在"虚高"现象。为调整港口型城镇土地生态安全状态,还应采取协调港城关系,降低化石能源比重和提高生态用地比例等对策措施。
引用
收藏
页码:250 / 25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江苏省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研究 [J].
冯文斌 ;
李升峰 .
水土保持通报, 2013, 33 (02) :285-290
[2]   基于滩涂资源生态保护的江苏沿海港口群开发模式研究——以盐城港口群开发为例 [J].
刘波 ;
成长春 .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11, (06) :33-35
[3]   基于生态足迹的朝阳市土地生态安全研究 [J].
曲哲 ;
任家强 ;
李红丹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1, 21(S1) (S1) :459-461
[4]   基于生态足迹的土地利用可持续性评价 [J].
刘红娇 ;
常胜 .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02) :237-240
[5]   现代化港口城市港城关系的建设——以江苏省南通市为例 [J].
杨伟 ;
宗跃光 .
经济地理, 2008, (02) :209-213
[6]   中国土地生态安全研究进展 [J].
李智国 ;
杨子生 .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07, (12) :5-12+197
[7]   河北省土地生态安全评价 [J].
李玉平 ;
蔡运龙 .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06) :784-789
[8]   基于生态压力指数的不同尺度区域生态安全评价 [J].
赵先贵 ;
马彩虹 ;
高利峰 ;
韦良焕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7, (06) :135-138
[9]   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研究进展与展望 [J].
张虹波 ;
刘黎明 .
地理科学进展, 2006, (05) :77-85
[10]   土地开发整理的生态足迹评价——以浙江省淳安县为例 [J].
王晓明 ;
许玉 ;
钱翌 ;
王秀珍 .
水土保持研究 , 2006, (03) :192-194+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