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纤维素酶产生菌的筛选鉴定及其酶性质研究

被引:10
作者
颜霞
柳晓东
杨俊杰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关键词
纤维素酶; 高温放线菌; 拟诺卡氏菌; 系统发育分析;
D O I
10.19912/j.0254-0096.2011.06.003
中图分类号
TQ925 [酶制剂(酵素)];
学科分类号
081703 ; 082203 ;
摘要
经过富集培养,用刚果红培养基透明圈法结合滤纸条降解法进行初筛,从堆腐过程中的双孢菇培养基质中分离出3株高温放线菌(A7、A16和A18)。3株高温放线菌进行摇瓶发酵培养后,用3,5-二硝基水杨酸法(DNS法)对其纤维素酶活性、滤纸酶活性和β-葡萄糖苷酶活性进行检测。3株菌中A18菌株产酶能力最强。对A18的羧甲基纤维素酶性质进行初步研究并对其进行生理生化特征研究和分子鉴定。A18羧甲基纤维素酶的最适作用温度为60℃,最适pH为7.0,发酵培养96h后酶活达最高。以16S rDNA序列为基础构建了相关种属菌在内的系统发育树,菌株A18在系统发育地位上属于稀有放线菌-拟诺卡氏菌属(Nocardiopsis),它和其他菌株的16S rDNA序列相似性最高为97%,可能为一潜在新种。A18可以利用鼠李糖、乳糖、纤维二糖、甘油和肌醇,不能利用阿拉伯糖、木糖和蔗糖作为碳源;在pH=7.0、温度45℃时生长状况最好。菌株A18可作为高温纤维素酶的产生菌进行进一步深入研究。
引用
收藏
页码:787 / 791
页数:5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