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个茶树品种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被引:70
作者
陈亮
杨亚军
虞富莲
高其康
陈大明
机构
[1]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杭州
[2] 不详
[3] 浙江农业大学!杭州
关键词
茶树; 品种; RAPD; 类平均法聚类; 遗传多样性;
D O I
10.13305/j.cnki.jts.1998.01.004
中图分类号
Q943 [植物细胞遗传学];
学科分类号
071007 ; 090102 ;
摘要
应用十聚体随机引物.对原产于福建、湖南、浙江、陕西、贵州、江西和湖北等省的15个无性系品种及其中2个品种的扦插繁殖后代的基因组DNA的遗传多样性进行RAPD分析,结果表明,20个随机引物在15个品种中共扩增出1050个位点.平均每个引物52.5个,每个品种70个位点。在得到的137条谱带中只有8条是所有品种共有的(单态的),129条是多态的,多态性程度达94.2%,证明了中国茶树品种资源在DNA分子水平上具有很高的遗传多样性。类平均法聚类结果表明,可将15个品种分成五个类群:A类群为江苦2号、蓝山苦茶、蓝标1号、北斗1号、福建水仙和政和大白菜等6个品种,B类群为早春早芽、乌牛早和黄叶早等3个品种,C类群为蒿坪茶、狗牯脑、大方贡茶和恩标等4个品种,汝城早芽、龙井43单独成为二个类群。从类群内多态度来看,类群B多态性最低,类群C次之,类群A最高。从类群间平均多态度和净遗传距离反映出类群A与B、B与C之间的差异程度较小且基本相似.而类群A与C之间的差异程度要大得多。
引用
收藏
页码:21 / 2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9 条
  • [1] 茶树RAPD反应系统和扩增程序优化
    陈亮
    高其康
    杨亚军
    虞富莲
    陈大明
    [J]. 茶叶科学, 1998, (01) : 16 - 20
  • [2] 茶树基因组DNA提纯与鉴定
    陈亮
    陈大明
    高其康
    杨亚军
    虞富莲
    [J]. 茶叶科学, 1997, (02) : 19 - 23
  • [3] RAPD在玉米类群划分研究中的应用
    刘新芝
    彭泽斌
    傅骏骅
    李连城
    黄长玲
    不详
    [J]. 中国农业科学 , 1997, (03) : 44 - 48+50-51
  • [4] 利用RAPD对桑属植物种间亲缘关系的研究
    冯丽春
    杨光伟
    余茂德
    张孝勇
    向仲怀
    [J]. 中国农业科学, 1997, (01) : 53 - 57
  • [5] 中国部分兰花品种RAPD分析
    梁红建
    刘敏
    钟志宇
    吴应祥
    李文彬
    [J]. 园艺学报, 1996, (04) : 365 - 370
  • [6] 银杉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汪小全
    邹喻苹
    张大明
    洪德元
    刘正宇
    [J]. 中国科学C辑:生命科学, 1996, (05) : 436 - 441
  • [7] 矮牡丹与紫斑牡丹RAPD分析初报
    裴颜龙
    邹喻苹
    尹蓁
    汪小全
    张志宪
    洪德元
    [J]. 植物分类学报, 1995, (04) : 350 - 356+422
  • [8] 银额果蝇自然群体中的mtDNA多态性研究──Ⅱ.银额果蝇的起源和分化[J]. 王文,凌发瑶,施立明.遗传学报. 1994(04)
  • [9] Identification and classification of celery cultivars with RAPD markers[J] . X. Yang,C. Quiros.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 . 1993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