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中国开合构造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被引:13
作者
:
杨巍然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杨巍然
郑剑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郑剑东
机构
:
[1]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2]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湖北武汉
[3]
华中构造力学研究中心
[4]
湖北武汉
[5]
北京
来源
:
地质科技情报
|
2002年
/ 04期
关键词
:
中国;
开合构造;
构造旋回;
构造演化;
构造运动;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P542 [构造运动];
学科分类号
:
070904 ;
摘要
:
简介了中国开合构造研究的现状及动向。开合构造是中国学者提出来的一种大地构造理论,它强调开裂运动和聚合运动是统一地球动力体系中的两种基本运动形式。开合构造是从开与合相互对立、相互依存、相互转化中来研究区域地质特征和大地构造演化的。开合构造具旋回性、互补性、层次性、级别性和不均一性等特征。确定开合标志是研究开合构造的基础,建立开合类型是研究开合构造的关键问题。
引用
收藏
页码:31 / 3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论造山作用和造山带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杨巍然
.
地质论评,
1999,
(01)
:10
-14
[2]
北秦岭-南祁连早古生代裂谷造山带火山岩与小洋盆蛇绿岩套特征及纬向对比
[J].
邱家骧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
邱家骧
;
曾广策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
曾广策
;
朱云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
朱云海
;
苏尚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
苏尚国
.
高校地质学报,
1998,
(04)
:34
-46
[3]
断块开合说——我国大地构造研究的新思维
[J].
张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新星石油公司规划研究院北京,
张抗
.
地质论评,
1998,
(05)
:449
-455
[4]
青海拉鸡山早古生代“开”、“合”演化的地球化学证据及成矿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邓清禄
;
杨巍然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院武汉,,武汉,
杨巍然
.
地质论评,
1998,
(01)
:15
-22
[5]
地球历史的地球化学节律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邓清禄
;
杨巍然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杨巍然
.
地学前缘,
1997,
(Z2)
:195
-200
[6]
地球历史的“开”、“合”节律与古地磁变化
[J].
杨巍然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
杨巍然
;
刘育燕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
刘育燕
;
邓清禄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
邓清禄
.
地学前缘,
1997,
(Z2)
:245+247
-250
[7]
陆内造山带“开”“合”时序演化的地球化学表征──桐柏北坡二郎坪群例析
[J].
邓清禄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武汉地质大学!武汉,
邓清禄
;
杨巍然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武汉地质大学!武汉,
杨巍然
.
地质地球化学,
1996,
(06)
:53
-59
[8]
雅鲁藏布江开合带蛇绿岩地层[J]. 朱占祥,廖远安,滕云,潘云唐.地层学杂志. 1996(04)
[9]
秦岭造山带早古生代“开”“合”构造格局及加里东运动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邓清禄
;
杨巍然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杨巍然
.
地质科技情报,
1996,
15
(02)
:45
-50
[10]
华南晚前寒武纪剪刀式开合构造及其动力学
[J].
徐志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北京
徐志刚
.
地质学报,
1995,
(04)
:285
-295
←
1
2
3
→
共 22 条
[1]
论造山作用和造山带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杨巍然
.
地质论评,
1999,
(01)
:10
-14
[2]
北秦岭-南祁连早古生代裂谷造山带火山岩与小洋盆蛇绿岩套特征及纬向对比
[J].
邱家骧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
邱家骧
;
曾广策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
曾广策
;
朱云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
朱云海
;
苏尚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
苏尚国
.
高校地质学报,
1998,
(04)
:34
-46
[3]
断块开合说——我国大地构造研究的新思维
[J].
张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新星石油公司规划研究院北京,
张抗
.
地质论评,
1998,
(05)
:449
-455
[4]
青海拉鸡山早古生代“开”、“合”演化的地球化学证据及成矿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邓清禄
;
杨巍然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院武汉,,武汉,
杨巍然
.
地质论评,
1998,
(01)
:15
-22
[5]
地球历史的地球化学节律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邓清禄
;
杨巍然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杨巍然
.
地学前缘,
1997,
(Z2)
:195
-200
[6]
地球历史的“开”、“合”节律与古地磁变化
[J].
杨巍然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
杨巍然
;
刘育燕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
刘育燕
;
邓清禄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
邓清禄
.
地学前缘,
1997,
(Z2)
:245+247
-250
[7]
陆内造山带“开”“合”时序演化的地球化学表征──桐柏北坡二郎坪群例析
[J].
邓清禄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武汉地质大学!武汉,
邓清禄
;
杨巍然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武汉地质大学!武汉,
杨巍然
.
地质地球化学,
1996,
(06)
:53
-59
[8]
雅鲁藏布江开合带蛇绿岩地层[J]. 朱占祥,廖远安,滕云,潘云唐.地层学杂志. 1996(04)
[9]
秦岭造山带早古生代“开”“合”构造格局及加里东运动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邓清禄
;
杨巍然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杨巍然
.
地质科技情报,
1996,
15
(02)
:45
-50
[10]
华南晚前寒武纪剪刀式开合构造及其动力学
[J].
徐志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北京
徐志刚
.
地质学报,
1995,
(04)
:285
-295
←
1
2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