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学:从形态出发还是从主义出发

被引:3
作者
王建疆
机构
[1] 西北师范大学文史学院
关键词
中国美学模式; 审美形态; 识别标志;
D O I
10.19862/j.cnki.xsyk.2011.12.012
中图分类号
B83-02 [美学哲学基础];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当代中国存在着美学的美学、主义的美学和形态的美学三种模式。美学的美学大都属于缺乏思想的泛泛之论和名分之争。主义的美学因其步西方美学的后尘而脱离中国审美实际的假、大、空,尤其是其用西方的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切割中国美学和中国审美现象的做法,使得主义越多,距离现实越远,越发混乱。西方的主义已经无法继续作为中国美学立于世界美学之林的出发点。相反,来自对中国传统的、具有识别意义的审美形态的研究,却是中国美学研究真正可靠的出发点。中西在审美形态上存在着很多差异,各有特点,而且往往中国有的审美形态为西方所无。因此,从形态而非主义出发,中国人研究中国美学就不至于跟着西方人走而构造一些不切实际的审美主义的空架子。同样,如果西方人研究中国美学也能做到从中国审美形态出发,那么也就不至于忽视中国美学的存在,从而真正体现世界美学的多样性。从形态出发而非从主义出发研究中国美学,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美学的方法论。
引用
收藏
页码:93 / 10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是美学还是审美学? [J].
王建疆 .
社会科学战线 , 2008, (06) :36-41
[2]   审美形态新论 [J].
王建疆 .
甘肃社会科学, 2007, (04) :154-157
[3]   审美主义的三大类型 [J].
余虹 .
中国社会科学, 2007, (04) :156-171+208
[4]   以道观之 [J].
王建疆 .
学术月刊, 2007, (05) :103-106
[6]   和谐论美学体系的由来与得失 [J].
陈炎 .
学术月刊, 2002, (09) :14-22
[7]   当代中国美学现状评析 [J].
王建疆 .
学术论坛, 1994, (06) :86-91
[8]  
新原人[M].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冯友兰, 2007
[9]  
哲学导论[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张世英著, 2002
[10]  
中国艺术精神[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徐复观著,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