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效应的多服务平台包络进入与对策研究

被引:12
作者
马琳 [1 ,2 ]
金淳 [1 ]
霍云福 [3 ]
胡祥培 [1 ]
机构
[1] 大连理工大学系统工程研究所
[2] 大连外国语大学
[3] 大连大学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研究发展中心
基金
国家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
关键词
平台; 应用创新; 网络效应; 多服务; 包络进入;
D O I
10.13383/j.cnki.jse.2019.06.002
中图分类号
F713.36 [电子贸易、网上贸易];
学科分类号
1201 ;
摘要
以空间博弈和双边市场理论为基础,通过多服务视角和引入网络效应,建立电子商务平台市场的包络进入和排它对策模型,研究比较了传统单服务平台、多服务创新平台、基于服务创新的包络进入、以及针对包络进入的排它应对等四种平台市场竞争模式.研究表明,网络效应和服务互补是平台竞争的基本属性,是形成平台间共同用户基础的源泉,也是实施包络进入的前提条件.基于优势服务能力的包络进入者具有后发优势,垂直包络比较激进,水平包络则比较稳健.针对包络威胁,领先者选择排它对策的可行域有限,而且经常会面临或者盈利能力下降,或者市场份额减小的两难困境.
引用
收藏
页码:736 / 747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用户基础与拥挤效应及双边平台的市场进入 [J].
王小芳 ;
纪汉霖 .
系统工程学报, 2015, 30 (04) :466-475
[2]  
京东:迟到的逆袭者[J]. 李钰.中国经济信息. 2015(05)
[3]   平台差异化且用户部分多归属的双边市场竞争 [J].
纪汉霖 ;
王小芳 .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14, 34 (06) :1398-1406
[4]   平台战略研究评述及展望 [J].
张小宁 .
经济管理, 2014, 36 (03) :190-199
[5]   好风凭借力 平台上的中国企业战略机遇 [J].
陈威如 ;
余卓轩 .
新远见, 2013, (09) :54-57
[6]   网络效应、市场结构和进入壁垒 [J].
闻中 ;
陈剑 .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02, (02) :61-66
[7]   网络效应与网络外部性:概念的探讨与分析 [J].
闻中 ;
陈剑 .
当代经济科学, 2000, (06) :13-20
[8]   Platform Architecture and Quality Trade-offs of Multihoming Complements [J].
Cennamo, Carmelo ;
Ozalp, Hakan ;
Kretschmer, Tobias .
INFORMATION SYSTEMS RESEARCH, 2018, 29 (02) :461-478
[9]   Demand estimation under multi-store multi-product substitution in high density traditional retail [J].
Wan, Mingchao ;
Huang, Yihui ;
Zhao, Lei ;
Deng, Tianhu ;
Fransoo, Jan C. .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 2018, 266 (01) :99-111
[10]  
Networks, platforms, and strategy: Emerging views and next steps[J] . David P. McIntyre,Arati Srinivasan.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 2017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