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三次产业技术进步水平测算及对就业影响的实证分析:1978-2011

被引:13
作者
董理 [1 ]
史小龙 [2 ]
机构
[1] 上海金融学院
[2] 百联集团有限公司
关键词
技术进步; 数据包络分析; 三次产业; 就业;
D O I
10.19626/j.cnki.cn31-1163/f.2013.05.012
中图分类号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0202 ; 020202 ;
摘要
技术进步对就业既有直接的破坏机制,又有间接的补偿机制,最终影响并不确定。本文构造上海市1978-2011年期间三次产业投入-产出的面板数据,运用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Malmquist指数方法,测算了上海市及三次产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变化,并将全要素生产率分解为技术变化和技术效率来衡量技术进步水平。发现上海全要素生产率总体是上升的,技术变化(狭义技术进步)上升较快,而技术效率只有微弱的上升,第三产业的技术效率出现负增长。通过估计Driscoll-Kraay标准误调整的固定效应面板数据模型,发现上海技术进步对就业总体上是抑制的,狭义技术进步对就业的负效应比全要素生产率更大。
引用
收藏
页码:103 / 111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技术进步对中国就业影响的实证分析:1978—2006 [J].
刘书祥 ;
曾国彪 .
经济学家, 2010, (04) :93-100
[2]   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变动对我国就业效应的经验研究 [J].
朱轶 ;
熊思敏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9, 26 (05) :107-119
[3]   政府支出、技术进步对劳动就业的效应分析 [J].
王文甫 .
经济科学, 2008, (03) :48-57
[4]   技术进步的就业效应与技术进步路线的选择——基于1990~2005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分析 [J].
叶仁荪 ;
王光栋 ;
王雷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8, (03) :137-147
[5]   中国制造业:技术进步与就业增长实证分析 [J].
何平 ;
骞金昌 .
统计研究, 2007, (09) :3-11
[6]   中国省区三次产业资本存量估计 [J].
徐现祥 ;
周吉梅 ;
舒元 .
统计研究, 2007, (05) :6-13
[7]   资本投入、技术进步与就业促进 [J].
冉光和 ;
曹跃群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7, (02) :82-91
[8]   中国工业的技术选择与技术进步:1985—2003 [J].
陈勇 ;
唐朱昌 .
经济研究, 2006, (09) :50-61
[10]   技术进步、技能需求与就业结构——基于制造业微观数据的技能偏态假说检验 [J].
姚先国 ;
周礼 ;
来君 .
中国人口科学, 2005, (05) :47-5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