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底泥蓄积量和可悬浮量的计算

被引:17
作者
罗潋葱
秦伯强
朱广伟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关键词
底泥; 再悬浮; 太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43.3 [湖泊、水库];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基于 2 0 0 2年对太湖底泥分布的调查数据 ,利用最优插值法计算了整个太湖不同区域的底泥厚度。结果表明 ,太湖底泥总蓄积量大约在 1 8 5 7亿m3,有泥区面积占整个水面积的47 5 %左右。此外 ,利用Shields方法 ,计算了太湖表层 1m内不同深度上底泥悬浮的临界切应力值 ,采用SMB浅水波动模式 ,计算了夏季受东南风和冬季受西北风影响下的波切应力 ,确定了不同风速情况下所能引起的底泥悬浮量。计算结果发现 ,上述何种风向情况下 ,能产生悬浮的临界风速大约在 5— 6m/s,当风速大于临界风速时 ,悬浮量随着风速的增加而增加 ;若风速达到 2 0m/s时 ,所能引起的最大悬浮量约为 2 75亿m3。
引用
收藏
页码:491 / 49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太湖沉积物悬浮的动力机制及内源释放的概念性模式 [J].
秦伯强 ;
胡维平 ;
高光 ;
罗敛葱 ;
张金善 .
科学通报, 2003, (17) :1822-1831
[2]   太湖底泥的空间分布和富营养化特征 [J].
袁旭音 ;
许乃政 ;
陶于祥 ;
郑祥民 ;
刘德辉 .
资源调查与环境, 2003, (01) :20-28
[3]   湖泊沉积物氮磷内源负荷模拟 [J].
范成新 ;
张路 ;
杨龙元 ;
黄文钰 ;
许朋柱 .
海洋与湖沼, 2002, (04) :370-378
[4]  
太湖底泥蓄积量估算及分布特征探讨[J]. 范成新,刘元波,陈荷生.上海环境科学. 2000(02)
[5]  
太湖底泥蓄积量估算及分布特征探讨[J]. 范成新,刘元波,陈荷生.上海环境科学. 2000 (02)
[6]   太湖的风效应 [J].
陆鸿宾 ;
魏桂玲 .
气象科学, 1989, (03) :291-301
[7]  
太湖水环境及其污染控制[M]. 科学出版社 , 黄漪平主编, 2001
[8]  
数值天气预报原理及其应用[M]. 气象出版社 , 廖洞贤, 1986
[9]  
海浪理论与计算原理[M]. 科学出版社 , 文圣常, 1984
[10]  
Quantitative evidence concerning the stabilization of sediments by marine benthic diatoms[J] . A. F. Holland,R. G. Zingmark,J. M. Dean.Marine Biology . 1974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