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幼穗发育期硒与硅共施效应

被引:16
作者
陈平
王鸿博
王永锐
机构
[1] 广州仲恺农业技术学院农学系!广州
[2] 惠州大学生物系!惠州
[3] 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广州
关键词
水稻; 谷产量; 硒; 硅; 硒和硅共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106 [];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水培试验表明,Se和Si共施提高水稻开发期、灌浆末期剑叶叶绿素含量、灌浆末期叶片老化指数。0.1~0.3μg/mlSe加Si使黄熟期剑叶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加.Se和Si共施使灌浆期剑叶可溶性糖含量降低,而收割时其含量增加,株高、穗长、每穗实粒数、千粒重、谷产量以及结实率提高.主茎幼穗长1.5~2.5cm时开始水培的植株,0.3μg/mlSe与Si共施.千粒重及每穗谷产量最高.
引用
收藏
页码:24 / 2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水稻对硒吸收、分布及硒与硅共施效应 [J].
王永锐,陈平 .
植物生理学报, 1996, (04) :344-348
[2]   硒对水稻生长、根系活性及籽粒性状的影响 [J].
周文美 .
贵州农业科学, 1990, (05) :29-32
[3]  
水稻免耕栽培生理基础——Ⅰ.免耕水稻的生长特性[J]. 李小林,王永锐.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1989(05)
[4]   水稻叶片叶绿素测定法比较分析 [J].
莫曼红 ;
陈春媚 ;
李满兰 .
广东农业科学, 1984, (06) :12-13
[5]   应用蛋白染色剂考马斯蓝D—250测定蛋白质的方法 [J].
李琳 ;
焦新之 .
植物生理学通讯, 1980, (06) :52-55
[6]  
植物生长的有益元素[M].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何念祖,孙其伟编著, 1993
[7]  
植物生理学实验手册[M].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薛应龙 主编, 1985
[8]   SELENOAMINO ACIDS AS RADIATION PROTECTORS IN VITRO [J].
SHIMAZU, F ;
TAPPEL, AL .
RADIATION RESEARCH, 1964, 23 (02) :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