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草和大针茅光合作用午间降低与生态因子关系的研究

被引:25
作者
杜占池
杨宗贵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
关键词
光合作用午间降低; 生态因子; 羊草; 大针茅;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项研究指出,在晴天条件下,由于土壤水分含量不同,羊草和大针茅的光合作用日进程呈现出两种类型:在土壤水分充足时,为午前高峰型;在土壤干旱时,为双峰型。两者均属于光合作用午间降低的类型。 两种植物相比,在土壤干旱时,羊草比大针茅光合午间降低幅度大得多;在土壤水分充足时,其降低程度相近。无论土壤含水量高低,大气湿度降低均是引起光合午间降低的主要大气生态因子。所不同的是,强光只有在土壤干旱时才是引起光合午间降低的直接生态因子;因此,午后光合高峰的出现是光强下降所致。土壤水分亏缺与大气低湿相配合,加剧了光合午间降低的程度,其降低幅度随着土壤水分的减少而增大。因此,增加土壤水分是减缓光合午间降低程度的主要生态途径。
引用
收藏
页码:177 / 188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4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