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豆蔻中黄酮和双苯庚酮的抑菌活性

被引:24
作者
黄文哲 [1 ]
戴小军 [2 ]
刘延庆 [2 ]
张朝凤 [1 ]
张勉 [1 ]
王峥涛 [1 ]
机构
[1] 中国药科大学
[2] 扬州大学
关键词
豆蔻明; 乔松素; 反,反-1,7-二苯基-4,6-庚二烯-3-酮; 山姜素; 幽门螺杆菌; 抑菌活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84 [中药化学];
学科分类号
1008 ;
摘要
以两倍稀释法测定了草豆蔻(Alpinia katsumadaiHayata)种子中4种黄酮和双苯庚酮类化合物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反,反-1,7-二苯基-4,6-庚二烯-3-酮和山姜素对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的最低抑菌浓度(M IC)达到1.25μg.mL-1,与阳性药相比对幽门螺杆菌具有较强的抑菌活性;豆蔻明和乔松素对幽门螺杆菌的M IC分别为2.56和0.32 mg.mL-1。反,反-1,7-二苯基-4,6-庚二烯-3-酮和豆蔻明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Rosenbach)、表皮葡萄球菌〔S.epiderm idis(W inslow et W inshlow)Evans〕、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M igu la)Castellan i et Chalm ers〕等菌株的M IC分别为0.208~1.667和0.122~1.955 mg.mL-1,与阳性药相比具有较强的抑菌活性。乔松素和山姜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菌株的M IC分别为1.275~2.550和1.925~3.850 mg.mL-1,也有一定的抑菌作用。豆蔻明、乔松素、反,反-1,7-二苯基-4,6-庚二烯-3-酮和山姜素是草豆蔻的抑菌活性成分。
引用
收藏
页码:37 / 40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毛脉蓼化学成分及抑菌活性的研究 [J].
戚欢阳 ;
张朝凤 ;
张勉 ;
王峥涛 .
中国药学杂志, 2005, (11) :819-822
[2]   蛇葡萄素的抑菌作用研究 [J].
刘吉华 ;
高山林 ;
朱丹妮 ;
余伯阳 ;
蔡紫阳 .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2002, (05) :86-88
[3]   山姜素和豆蔻明的研究概况 [J].
乔春峰 ;
徐珞珊 ;
王峥涛 ;
杨正举 .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01, (06) :11-13+15
[4]   天然二芳基庚烷类化合物的化学修饰及生理活性研究 [J].
卜宪章 ;
张敏 ;
马林 ;
肖桂武 ;
古练权 .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 (02) :41-45
[5]   草豆蔻化学成分的研究(Ⅰ) [J].
丁杏苞 ;
仲英 ;
王晓静 ;
左春旭 .
中草药, 1997, (06) :333-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