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莲型杂交稻(红莲2号)及其骨干亲本的RAPD分析与鉴定

被引:4
作者
段世华
毛加宁
朱英国
机构
[1] 武汉大学植物发育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武汉大学遗传研究所
[2] 四川乐山师范学院生物系
[3] 武汉大学植物发育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4] 武汉大学遗传研究所
关键词
杂交水稻; RAPD; 骨干亲本; 遗传分析; 鉴定;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 [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 RAPD技术 ,从 2 4 8个随机寡核苷酸引物 (10 - mer)中筛选出 18个引物对红莲型杂交稻组合红莲 2号及其亲本 (T- 0 7A、T- 0 7B、YD6 - 0 5 ) ,另 6个红莲型胞质不育系的骨干恢复系和汕优 6 3及其亲本共 14份水稻材料进行分析。共检测到 173个多态性标记。聚类分析结果表明 :不育系与保持系间因核背景相似 ,遗传差异很小 ;杂种(F1 )的基因型更倾向于恢复系 ;恢复系与保持系间遗传距离相对较大 ,但各恢复系之间的遗传距离较小。利用这些标记能有效地区分杂交组合中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和杂种 (F1 )
引用
收藏
页码:171 / 17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利用RAPD分子标记对我国杂交水稻主要恢复系的DNA多态性研究 [J].
段世华 ;
毛加宁 ;
朱英国 .
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 2001, (04) :508-512
[2]   我国中籼杂交稻亲本的DNA变异性研究 [J].
何光华 ;
裴炎 ;
杨光伟 ;
谢戎 .
作物学报, 2000, (04) :449-454
[3]   利用RAPD标记对我国主栽的汕优杂交稻和其亲本进行区别和鉴定 [J].
向太和 ;
汪秀峰 ;
李莉 ;
吴家道 ;
杨剑波 .
作物学报, 2000, (03) :292-296
[4]   我国主要杂交水稻亲本的RAPD鉴定及遗传关系研究 [J].
李云海 ;
钱前 ;
曾大力 ;
孙宗修 .
作物学报, 2000, (02) :171-176
[5]   用微卫星DNA标记检测中国主要杂交水稻亲本的遗传差异 [J].
李云海 ;
肖晗 ;
张春庆 ;
胡国成 ;
于永红 ;
贾继增 ;
孙宗修 .
植物学报, 1999, (10) :38-43
[6]   三系杂交稻亲本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分析 [J].
马文宾 ;
庄杰云 ;
彭应财 ;
王侯聪 ;
郑康乐 .
遗传, 1998, (02) :1-4
[7]   RAPD应用于遗传多样性和系统学研究中的问题 [J].
汪小全 ;
邹喻苹 ;
张大明 ;
张志宪 ;
洪德元 .
植物学报, 1996, (12) :954-962
[8]   真、假杂交水稻Ⅱ优63的RAPD鉴定 [J].
钱前,陈洪,孙宗修,朱立煌 .
中国水稻科学, 1996, (04) :241-242
[9]   栽培稻和普通野生稻基因组的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初步分析 [J].
孙传清,毛龙,王振山,朱立煌,王象坤 .
中国水稻科学, 1995, (01) :1-6
[10]  
水稻雄性不育生物学[M]. 武汉大学出版社 , 朱英国主编,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