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在植物细胞遗传学和绘制基因图谱中的应用现状与展望

被引:14
作者
杨国华
英加
李滨
刘建中
李振声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植物细胞与染色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植物细胞与染色体工程国
关键词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 植物细胞遗传学; 基因图谱; 应用; 展望;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3 [植物细胞遗传学];
学科分类号
071007 ; 090102 ;
摘要
荧光原位杂交是在分子水平上检测外源染色质的一种有效方法。其探针主要有染色体重复序列、总基因组 DNA、寡单拷贝序列和染色体涂色集中等 ,该技术在研究植物细胞遗传学、基因扩增、基因作图及植物进化和亲缘关系的鉴定上已广泛应用。简要概述了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在植物细胞遗传学和绘制基因图谱中的应用现状与展望
引用
收藏
页码:213 / 221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9 条
[1]   蓝粒小麦易位系的荧光原位杂交鉴定 [J].
英加 ;
李滨 ;
穆素梅 ;
周汉平 ;
刘建中 ;
李振声 .
植物学报, 2001, (02) :164-168
[2]   异源细胞质小麦-中间偃麦草易位系的培育与荧光原位杂交鉴定 [J].
牟金叶 ;
李集临 ;
王献平 ;
景建康 ;
张相岐 .
科学通报, 2000, (03) :297-300+337
[3]   应用荧光原位杂交和RFLP标记检测多小穗小麦新种质10-A中的黑麦染色质 [J].
魏育明 ;
郑有良 ;
周荣华 ;
贾继增 .
植物学报, 1999, (07) :49-52+123
[4]   应用基因组原位杂交技术鉴定抗黄矮病小麦新种质 [J].
张增艳 ;
马有志 ;
辛志勇 ;
陈孝 ;
武东亮 ;
林志珊 ;
不详 .
中国农业科学 , 1998, (03) :1-4
[5]  
玉米(ZeamaysL.)cdc2和prh1基因的染色体原位杂交物理定位[J]. 任南,宋运淳,毕学知,丁毅.遗传学报. 1998(03)
[6]   用基因组原位杂交技术检测小麦-新麦草杂交后代 [J].
周荣华 ;
贾继增 ;
董玉琛 ;
T.Schwarzacher ;
T.E.Miller ;
S.Reader ;
Sh.B.WuM.D.Gale .
中国科学C辑:生命科学, 1997, (06) :543-549
[7]   一个小麦/黑麦小片段染色体易位系的创制和鉴定 [J].
王二明 ;
文玉香 ;
魏荣瑄 ;
胡含 .
遗传学报, 1997, (05) :453-457+487
[8]   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构建高分辨率的DNA物理图谱 [J].
钟筱波 .
遗传, 1997, (03) :48-52
[9]   普通小麦4A染色体重排的原位杂交研究 [J].
陈建民 ;
GustafsonJP .
遗传学报, 1997, (02) :43-50
[10]   用分子原位杂交(GISH)鉴定小麦-簇毛麦双倍体、附加系、代换系和易位系 [J].
陈佩度,周波,齐莉莉,刘大钧 .
遗传学报, 1995, (05) :380-386+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