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部分大学生自杀意念形成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16
作者
高宏生
曲成毅
苗茂华
机构
[1] 武警医学院流行病学教研室
[2] 武警医学院流行病学教研室 天津
[3] 天津
关键词
自杀; 自我伤害行为; 学生; 因素分析; 统计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641 [思想政治教育、德育];
学科分类号
0305 ; 030501 ; 030505 ; 0401 ;
摘要
目的 研究大学生的人格、应激、生活事件、心理症状对自杀意念的影响,为开展自杀意念的早期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应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防御方式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CL-90症状自评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自杀态度问卷、艾森克人格问卷,对山西省普通高校一~三年级4882名本、专科大学生进行调查分析,并进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 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在高度负性生活事件中可产生自杀意念;心理健康且没有负性生活事件诱发的大学生不会产生自杀意念。心理症状严重且有精神质的大学生即使没有负性生活事件的诱发,也可产生自杀意念。结论 心理症状、精神质是产生自杀意念的主要因素,而负性生活事件是自杀意念的诱发因素,但不起主要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324 / 325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大学新生自杀观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J].
张克让 ;
罗锦秀 ;
韩向明 ;
马慧霞 .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1999, (03) :17-18
[2]   大学生自杀者社会心理因素和临床特点 [J].
崔玉华 ;
方明昭 ;
马长锁 ;
不详 .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 1998, (03) :52-54
[3]   自杀学的精神病学侧面 [J].
翟书涛 .
国外医学精神病学分册, 1991, (01) :1-6
[4]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s for the suicide adolescent. Paulina FK.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 . 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