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8 条
中国秸秆生物质发电区域适宜度分异评价
被引:12
作者:
侯刚
[1
,2
]
李轶冰
[3
,2
]
席建超
[4
]
杨改河
[3
,2
]
罗诗峰
[5
]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2] 陕西省循环农业工程技术中心
[3]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4]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5] 河南省农村能源环境保护总站
来源:
关键词:
生物质能;
秸秆发电;
区域适宜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3.21 [农业资源类型及评价];
F426.61 [];
TM619 [其他能源发电];
学科分类号:
082802 ;
082803 ;
120405 ;
020205 ;
0202 ;
0807 ;
摘要:
秸秆发电是我国发展生物质能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域适宜度评价是决定其合理布局的关键。在综合分析秸秆发电产业发展影响因素的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和多目标线性加权函数法从耕地资源潜力、秸秆原料供应、市场需求状况和产业发展成本四个层面共选取了耕地资源总量、耕地资源量波动水平、秸秆资源总量、秸秆产量波动水平、用电量、用电量增长率、秸秆资源密度和人均GDP等8个指标建立了中国秸秆发电区域适宜度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结果显示,我国各省区秸秆发电适宜度存在较大差异,综合适宜度较高的是河南、山东、安徽、江苏、河北、黑龙江、吉林等我国中部和东北粮食主产区;综合适宜度较低的是北京、上海、天津、浙江等东部经济发达区和青海、宁夏、甘肃、陕西等西北农牧区;其余区域秸秆生物质发电的适宜程度一般。
引用
收藏
页码:189 / 196
页数:8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