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D法的街道空间活力评价研究

被引:123
作者
苟爱萍 [1 ,2 ]
王江波 [3 ,4 ]
机构
[1]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生态技术与工程学院
[2]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园林教研室
[3]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4] 南京工业大学建筑学院
关键词
街道空间; SD法; 活力; 评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U984 [城市规划];
学科分类号
081303 ; 083302 ; 1204 ;
摘要
在交通功能至上的思想影响下,街道建设过于强调交通功能,而忽视社会功能,导致街道逐渐丧失了其作为公共空间本该具有的活力。运用SD法,选取南京市区的9条街道,从人的感知情况出发对街道空间活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功能多样性、环境舒适度和交通可达性是街道富有活力的重要保证。在进行街道规划设计时,应结合居民的多样化需求,设置不同类型的广场和商业设施,使街道具有多样化的功能,同时提高交通的可达性和街道环境的舒适度,以积聚人气,使街道更具有活力。
引用
收藏
页码:102 / 10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街道与广场.[M].(英)克利夫·芒福汀(J.C.Moughtin)著;张永刚;陆卫东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2]  
交往与空间.[M].(丹麦)扬·盖尔(JanGehl)著;何人可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3]  
建筑模式语言.[M].(美)C·亚历山大(ChristopherAlexander)等著;王听度;周序鸿译;.知识产权出版社.2002,
[4]  
城市景观艺术.[M].(英)卡伦(Culien;Gordon)著;刘杰编译;.天津大学出版社.1992,
[5]   城市活力之源——香港街道初探 [J].
刘剑刚 .
规划师, 2010, (07) :124-127
[6]   从《美国城市规划和设计标准》解读美国街道设计趋势 [J].
林磊 .
规划师, 2009, 25 (12) :94-97
[8]   规划设计学中的调查分析法16——SD法 [J].
章俊华 .
中国园林, 2004, (10) :57-61
[9]   北京市自然保护区景观调查与评价初探 [J].
曹娟 ;
梁伊任 ;
章俊华 .
中国园林, 2004, (07) :77-81
[10]   SD法与建筑空间环境评价 [J].
庄惟敏 .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6, (04) :4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