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酸酐/苯乙烯/丙烯酸高碳醇酯共聚物的制备及对稠油的降粘性能

被引:10
作者
张群正
蒲春生
机构
[1] 西安石油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2] 西安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 陕西西安
[3] 陕西西安
关键词
降粘剂; 油溶性聚合物; 马来酸酐/苯乙烯/丙烯酸高碳醇酯共聚物; 降粘性能; 稠油; 稀释降粘; 乳化降粘;
D O I
10.19346/j.cnki.1000-4092.2004.02.010
中图分类号
TE839 [];
学科分类号
082003 ;
摘要
以甲苯为溶剂在引发剂存在下使马来酸酐、苯乙烯、丙烯酸共聚 ,再在Lewis酸存在下使共聚产物直接与C16~C18混合醇反应 ,得到马来酸酐 /苯乙烯 /丙烯酸C16~C18混合醇酯共聚物MSA。通过红外特征吸收峰的指认确证了MSA的结构。体积比 85∶15的胜利孤岛原油 (5 0℃粘度 2 1.5Pa·s)与 35 3mg/L的MSA煤油溶液形成的稀释油 ,其粘度随温度升高 (4 0~ 6 5℃ )而降低 ,在 5 0℃时表观降粘率为最高 ,达 95 .8% ;稀释油 5 0℃时的粘度随MSA煤油溶液浓度增大而下降 ,在浓度 35 3mg/L时达最低值 710mPa·s,浓度继续增大时反而上升。用阴、非离子二元混合表面活性剂及一种水溶性聚合物将溶于少量煤油的MSA制成水包油乳状液 ,将原油与MSA水乳液按体积比85∶15 ,表面活性剂混合物与原油质量比 1∶10 0 0混合 ,得到的水包油型乳化原油 5 0℃时的粘度与MSA在水乳液中的浓度之间存在类似的关系 ,浓度为 35 3mg/L时粘度为 6 75mPa·s ,浓度为 4 70mg/L时粘度有最低值 4 0 0mg/L ,此时实际降粘率为 71.5 % ,浓度继续增大时粘度上升。油溶性降粘剂与乳化剂结合用于稠油降粘 ,费用较低 ,效果较好。共聚物不提纯直接酯化和提纯后酯化得到的MSA的降粘性能相差不大。表 3参 9。
引用
收藏
页码:128 / 130+153 +153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SL的合成及降粘性能研究 [J].
吴本芳 ;
杨允明 ;
沈本贤 ;
陆文钏 .
油田化学, 2003, (01) :78-82
[2]   稠油化学降粘技术研究进展 [J].
周风山 ;
吴瑾光 .
油田化学, 2001, (03) :268-272
[3]   稠油降粘剂的合成及其作用机理分析 [J].
李建波 ;
梁发书 ;
郭川梅 ;
肖超 .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2001, (01) :40-42+2
[4]   马来酸酐-苯乙烯-丙烯酸高级酯稠油降粘剂MSA的研制 [J].
张毅 ;
赵明方 ;
周风山 ;
倪文学 ;
徐宏 ;
郭焱 ;
卢凤纪 .
油田化学, 2000, (04) :295-298
[5]   原油降凝降粘剂在原油开采和集输中的应用 [J].
张付生 ;
谢慧专 ;
董丽坚 .
精细石油化工, 1999, (06) :28-30
[6]   高粘原油降粘剂MSA的研制 [J].
徐宏 ;
卢凤纪 .
化工新型材料, 1999, (02) :38-39
[7]   几种原油降凝降粘剂作用机理的红外光谱和X射线衍射研究 [J].
张付生,王彪 .
油田化学, 1995, (04) :347-352
[8]   原油流动性改进剂 [J].
王克 .
油田化学, 1993, (02) :183-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