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断层形变自动化观测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8
作者
王建军
机构
[1] 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北京
关键词
地质力学; 地震; 断层形变; 观测技术; 地质灾害;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15.7 [地震观测预报];
学科分类号
070801 ;
摘要
大地震引发的断层错动已为人们所熟知,而断层蠕滑造成的地质灾害也逐渐受到更多的关注。断层活动速率变化异常与地震的孕育存在一定的关系。断层蠕滑变形对核电站、水库大坝、城市生命线工程、大型和高层建筑的安全是一种潜在威胁。跨断层形变自动化观测技术为断层现今活动性研究、地震监测预报和工程安全评估提供了有利条件。地壳应力研究所于20世纪60年代末开发的光电型断层变形测量系统,采用了以CCD器件为核心部件的位移传感器,测量精度高、量程宽、无电学漂移,为连续精确地观测断层活动参数提供了可靠的工具。
引用
收藏
页码:261 / 26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D-InSAR技术及其在活断层运动学研究中的应用 [J].
荆燕 ;
王建军 ;
张红 ;
张景发 ;
蒋林根 .
灾害学, 2003, (03) :15-21
[2]   深圳市罗湖断裂带活动性及建筑物安全监测系统设计 [J].
王建军 ;
张鸿旭 ;
李荣强 ;
赵营海 ;
陈加红 .
灾害学, 2002, (03) :15-21
[3]   东江水电站坝址区断层活动性监测及其在电站建设中的作用 [J].
王建军 ;
赵营海 ;
李建军 ;
张周术 ;
张鸿旭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1, (S1) :1874-1877
[4]   MD数字化断层形变测量仪资料的应用分析 [J].
李杰 ;
马玉香 .
地壳形变与地震, 2001, (04) :95-102
[5]   强震前呼图壁地下流体、地形变远场异常分析 [J].
张毅光 .
内陆地震, 1999, (04) :365-369
[6]   鲜水河断裂带跨断层形变测量及其地震学意义 [J].
吕弋培 ;
李铁明 ;
廖华 .
地震地质, 1997, (04) :46-53
[7]   鲜水河断裂带现今断层运动短周期事件的发现与初步研究 [J].
周硕愚 ;
施顺英 ;
宋永厚 ;
张鸿旭 ;
刘本培 ;
吴云 .
地壳形变与地震, 1996, (04) :3-10
[8]   用GPS技术监测断裂活动和板块运动 [J].
刘本培 .
四川地震, 1994, (01) :28-30
[9]  
地壳构造与地壳应力文集[M]. 地震出版社 , 唐荣余主编, 2003
[10]  
地震中期预报的观测和物理基础[M]. 地震出版社 , 马丽等译, 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