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菌-藻体系净化水产养殖废水

被引:30
作者
孟睿 [1 ]
何连生 [2 ]
席北斗 [2 ]
胡翔 [1 ]
栗越妍 [2 ]
机构
[1] 北京化工大学环境科学系
[2] 不详
关键词
地衣芽孢杆菌; 硝化细菌; 藻类; 水产养殖;
D O I
10.13198/j.res.2009.05.3.mengr.004
中图分类号
X703.1 [技术方法];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采用正交法确定由地衣芽孢杆菌、硝化细菌、月芽藻、四尾栅藻组成的菌-藻体系去除水产养殖废水中的CODCr,NH4+-N,NO2--N,NO3--N以及溶解态磷(DP)的最优化体积比.结果表明,地衣芽孢杆菌、硝化细菌、月芽藻、四尾栅藻接种量分别为2.01×106,2.18×106,1.95×106和1.89×106cfu/mL,V(地衣芽孢杆菌)∶V(硝化细菌)∶V(月芽藻)∶V(四尾栅藻)为1∶2∶2∶2时,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最佳,其中,CODCr,NH4+-N,NO2--N,NO3--N和DP的去除率分别为44.05%,89.16%,100%,98.62%和100%,投加菌-藻溶液的养殖废水污染物去除率优于其自身的净化效果.通过对体系中各因素极差分析得出,地衣芽孢杆菌是体系中去除CODCr和NO3--N的主要因素,月芽藻是去除NH4+-N的主要因素,四尾栅藻是去除NO2--N的主要因素,硝化细菌是去除DP的主要因素.
引用
收藏
页码:511 / 51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3种淡水藻对三唑磷的降解研究 [J].
杨英利 ;
朱小燕 ;
李爱民 ;
王学东 ;
杨劭 .
环境科学研究, 2007, (01) :85-89
[2]   太湖藻对水-沉积物界面磷交换过程的影响 [J].
刘冬梅 ;
姜霞 ;
金相灿 ;
徐玉慧 ;
王琦 .
环境科学研究, 2006, (04) :8-13
[3]   复合藻-菌系统水质净化模型建立与净化养殖水体水质的研究 [J].
王高学 ;
姚嘉赟 ;
王绥标 .
西北农业学报, 2006, (02) :22-27
[4]   基因工程菌在富营养化水体中应用的试验研究 [J].
郭兴红 .
能源环境保护, 2005, (03) :39-41+45
[5]   水产养殖水体水质污染及水质处理微生物制剂的研究和应用现状(续) [J].
杨世平 ;
邱德全 .
中国水产, 2004, (08) :83-84
[6]   水产养殖水体水质污染及水质处理微生物制剂的研究和应用现状 [J].
杨世平 ;
邱德全 .
中国水产, 2004, (07) :81-82
[7]   固定化除油工程菌处理含油废水研究 [J].
朱文芳 ;
李伟光 ;
吕炳南 ;
王丹 ;
段蕾 ;
谢小丽 ;
陈立 .
中国给水排水, 2003, (11) :39-40
[8]   菌藻含量差异对其代谢功能的影响 [J].
郑耀通 ;
胡开辉 ;
高树芳 .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2002, (06) :847-850
[9]   藻细胞特性对净水工艺的影响研究 [J].
余国忠 ;
刘军 ;
王占生 .
环境科学研究, 2000, (06) :56-59
[10]   藻-菌生态系统代谢功能的生态学研究 [J].
邓家齐,詹发萃,夏宜 ,况琪军,叶春芳,陈文化 .
应用生态学报, 1994, (02) :177-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