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环境诱发红小豆大粒突变

被引:26
作者
施巾帼
范庆霞
王琳清
胡萍
孙国庆
李桂英
机构
[1] 中国农业科学院原子能利用研究所!北京
关键词
红小豆; 太空环境; 诱发突变;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643.903.6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1 994年将雄县红小豆 (Phasealusangulariswight)种子搭载“940 70 3”返回式卫星。试验结果表明 ,太空环境对SP1代种子的发芽率和生长发育有明显的抑制效应 ,卫星搭载的种子发芽率仅为 1 5% ,现蕾、开花、结荚、成熟的生育时期较对照晚7d。在SP2 代群体 ,百粒重发生显著变异 ,单株籽粒明显增大 ,大粒突变频率为52 9% ,表明太空环境对红小豆大粒性状有较好的诱变作用。从SP2 检出的大粒突变株 ,在SP3 代的平均百粒重为 1 6 8~ 2 1 3 g ,较对照 1 1 5g明显增重 ,表明SP2 代的大粒性状为真正的基因突变 ,能够遗传给后代。从SP3 代群体中 ,已获得百粒重与单株产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的优异突变株 1 2个 ,且已进入SP4代 ,可望获得综合性状优良的大粒突变系 (品种 )。
引用
收藏
页码:93 / 9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9 条
  • [1] 空间诱变育种研究进展
    贾建航
    王斌
    [J]. 核农学报, 1999, (03) : 60 - 65
  • [2] 空间诱变与作物改良[J]. 刘录祥,郑企成.中国核科技报告. 1997(00)
  • [3] 水稻空间诱变育种的研究
    徐建龙
    林贻滋
    奚永安
    蒋兴村
    李金国
    [J]. 核农学报, 1997, (01) : 11 - 16
  • [4] 近地空间处理小麦干种子对M1的生物学效应
    刘树玉
    李新华
    井立玲
    王文美
    孙桂芝
    高国强
    代群
    [J]. 核农学报, 1996, (04) : 205 - 210
  • [5] 平流层辐射对谷子生长发育及后代性状的影响
    姜国勇
    李秀贞
    刘培利
    李金国
    蒋兴村
    [J]. 核农学报, 1996, (02) : 79 - 83
  • [6] 水稻种子经卫星搭载后大粒型突变系的分子生物学分析
    邢金鹏,陈受宜,朱立煌,沈利爽,李金国,毕世华,蒋兴村
    [J].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1995, (02) : 109 - 112
  • [7] 高空环境对水稻遗传性的影响
    陈芳远,蒋兴邨,卢升安,易小平,杨存义,李金国
    [J]. 中国水稻科学, 1994, (01) : 1 - 8
  • [8] “8885”返地卫星搭载对水稻种子遗传性的影响
    蒋兴邨
    李金国
    陈芳远
    卢升安
    彭月华
    易小平
    杨存义
    不详
    [J]. 科学通报 , 1991, (23) : 1820 - 1824
  • [9] 空间飞行对小麦种子的生长和细胞学特性的影响(英文)
    顾瑞琦
    沈惠明
    [J]. 植物生理学报, 1989, (04) : 403 - 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