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法学三人谈:国际视野与本土经验

被引:8
作者
刘思达 [1 ]
侯猛 [2 ]
陈柏峰 [3 ]
机构
[1] 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社会学系、法学院
[2] 北京大学法学院
[3]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社科法学; 法教义学; 法学院; 法律经济学; 法社会学; 福特基金会; 本土经验; 国际视野;
D O I
10.19375/j.cnki.31-2075/d.2016.01.001
中图分类号
D90-05 [法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目次一、学术经历与转向二、美国的研究进展三、中国的研究进展四、批评苏力与苏力的批评侯猛:今天对话的主题是"国际视野与本土经验",对话人为刘思达,〔1〕我和陈柏峰是与谈人。题目里面的"国际与本土"有两重含义。从教育背景上看,刘思达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算是"海龟";我和柏峰在中国获得博士学位,算是"土鳖"。从研究经历来说,虽然强调国际眼光,但不论柏
引用
收藏
页码:5 / 19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旧邦新造.[M].章永乐; 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2]  
失落的城邦.[M].刘思达; 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3]  
职业伦理与公民道德.[M].[法]爱弥尔·涂尔干著;梁敬东;付德根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4]  
走向权利的时代.[M].夏勇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
[5]  
送法下乡.[M].苏力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
[6]  
司法的理念与制度.[M].贺卫方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
[7]   中国法律的形状 [J].
刘思达 .
中外法学, 2014, 26 (04) :1024-1044
[8]   法律职业的政治命运 [J].
刘思达 .
交大法学, 2013, (01) :93-100
[9]  
中国法律社会学的历史与反思.[J].刘思达;.法律和社会科学.2010, 02
[10]   法律边疆地区的纠纷解决与职业系统 [J].
刘思达 ;
吴洪淇 .
社会学研究, 2010, 25 (01) :130-156+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