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大豆品种光合特性的差异

被引:12
作者
张荣铣
朱根海
机构
[1] 南京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
关键词
大豆; 光合作用; 品种差异; 氮; RuBP羧化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不同氮浓度处理下早衰型大豆徐州424叶片净光合速率均比苏协1号和1138-2低。这种差异与比叶重、叶厚度、栅栏细胞形状及RuBP羧化酶活力有关。 离体叶片的失绿进程可分滞后期和对数期两个阶段。滞后期的长短与叶片光合功能期有一定关系,但与光合速率无关。滞后期以1138-2最长,苏协1号次之,徐州424最短。 在4m mol/L氮浓度以下,叶片净光合速率随氮处理浓度增加而上升,超过4m mol/L以后,上升缓慢或不再上升,这是一种两次形曲线的反映方式。但单株干物重则呈线性反应方式。叶片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与光合速率也呈线性关系。徐州424的净光合速率/可溶性蛋白质量之比为0.864,苏协1号和1138-2分别为1.103和1.144。
引用
收藏
页码:259 / 26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3 条
  • [1] 高光效大豆品系“哈79-9440”的光合作用特性研究
    郝迺斌
    谭克辉
    张玉竹
    杜维广
    王育民
    不详
    [J]. 中国农业科学 , 1983, (01) : 42 - 48
  • [2] 谷子生长过程中光合特性的变化
    吴光耀
    邓岳芬
    卢崇恩
    卜宗式
    胥世荣
    [J]. 植物生理学报, 1982, (02) : 111 - 116
  • [3] 大豆光合生理生态的研究 第1报大豆比叶重的变异性
    苗以农
    殷爱武
    李春荣
    杨文杰
    张绍纲
    [J]. 大豆科学, 1982, (01) : 61 - 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