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来华使节考论

被引:4
作者
何芳川
机构
[1] 北京大学历史系
关键词
使节; 流播; 文明; 和平;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K207 [研究、考订、评论];
学科分类号
060202 ;
摘要
自两汉以降,古代来华的各国使节不断,数目众多,在唐代跃上了一个新的平台。明清两代,迎来了华夷秩序的巅峰期。各国来华使节的疏密情况,与中华帝国的盛衰状况、中华帝国对外经略的重心、以及遣使来华各国的社会发展需求,有着直接的、密切的关系。来华使节一般都肩负着多重的综合使命,如政治上建立、维系及增强双方的友好、亲善关系;经济上增强贸易联系、互通有无;文化上则是吸收、学习高度发展的古代中华文明,等等。古代各国来华的使节,在中国一般都受到极为友好和优厚的待遇。他们既是中外文明交汇的桥梁,又是中外文化交流的载体。他们不畏艰辛,万里来华;他们赠送来与流播去文明成果;他们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付出了可贵劳动。
引用
收藏
页码:64 / 75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中缅关系史.[M].余定邦著;.光明日报出版社.2000,
[2]  
叶调国研究.[M].程爱勤著;.中州古籍出版社.1993,
[3]  
东西洋考十二卷.[M].(明)张燮著;.中华书局.1981,
[4]  
新唐书.[M].(宋)欧阳修;宋祁撰;.中华书局.1975,
[5]  
明史.[M].(清)张廷玉等撰;.中华书局.1974,
[6]  
魏书.[M].(北齐)魏收 撰.中华书局.1974,
[7]  
后汉书.[M].(宋)范晔 撰;(唐)李贤等 注.中华书局.1965,
[8]  
册府元龟.[M].(北宋) 王钦若等; 编.中华书局.1960,
[9]  
昆仑及南海古代航行考.[M].(法)费琅(G.Ferrand)著;冯承钧译;.中华书局.1957,
[10]  
缅甸史.[M].[英]哈威(Godfrey Eric Harvey) 著;姚(木丹) 译.商务印书馆.1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