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国家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的几点思考

被引:35
作者
宋俊华
机构
[1] 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
关键词
国家文化生态保护区; 非物质文化遗产; 理论依据; 实践基础; 对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122 [文化专题研究];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国家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保护的一种新举措。文化的生态性、文化生态的系统性与文化生态系统的动态性与区域性,是国家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的理论依据。自然生态保护区建设、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尤其是生态博物馆建设的实践,为国家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国家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刚刚起步,也面临着各种复杂的问题,如申报与保护主体问题,分类、分级与范围问题,法规与机制问题,保护与发展关系问题等。只有正确认识这些问题的实质,才能提出科学有效的对策。
引用
收藏
页码:1 / 7+157 +157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8 条
[2]   云南文化生态实验区建设启示 [J].
杨金杰 .
民族艺术研究, 2010, 23 (02) :5-9
[3]   文化生态保护区问题刍议 [J].
刘魁立 .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03) :9-12
[4]  
论文化生态系统[J]. 孙兆刚.系统辩证学学报. 2003(03)
[5]   试论生态博物馆的社会功能及其在中国梭嘎的实践 [J].
周真刚 .
贵州民族研究, 2002, (04) :42-48
[6]   文化生态失衡问题的提出 [J].
方李莉 .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 (03) :105-113
[7]  
民间艺术的文化生态论[M]. 清华大学出版社 , 唐家路著, 2006
[8]  
生态人类学[M]. 文物出版社 , (美)唐纳德·L.哈迪斯蒂著, 2002